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馆藏青铜器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馆藏青铜器介绍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藏有两枚战国蟠螭纹铜镜、一枚八卦纹纪年镜、一批青铜兵器、两枚元代铜权,现介绍给大家共赏。      一、战国蟠螭纹镜      战国蟠螭纹镜一,圆形,直径20厘米。弓形三弦纹钮,双圆钮座,凸缘。以整齐的云雷纹为地纹,主纹为环绕蟠螭纹,由平宽凸起的单线条组成。   战国蟠螭纹镜二,圆形,直径15.5厘米。弓形三弦纹钮,双圆圈钮座,凸缘。以云纹为地纹,主纹为环绕蟠螭纹。   以上两枚战国蟠螭纹镜大体相似,只是大小不一,纹饰略有区别。二镜均采用地纹衬映主题纹饰的手法,细线条地纹和粗线条主纹相映成趣,完美和谐,显现了战国时期铜镜的特征。其品相好、制作精、纹饰美,可以看出当时铸镜工艺的高超。何谓蟠螭纹?蟠指盘曲而伏。《管子?内业》:“上祭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蛟龙之属。《说文》:“螭,若龙而黄。”《楚辞?九歌?河伯》云:“驾两龙兮骖螭。”蟠螭古人以为瑞物,以之为纹饰体现了古人对太平盛世的追求。      二、南朝八卦铭文纪年镜      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割据的时代,其时铜镜铸造业相对处于停滞阶段,流传后世者凤毛麟角。   大约1979年前后一个炎热的夏天,笔者到农村搞文物普查时,在本县团山乡同心村偶然发现了这枚南朝八卦铭文铜镜。据村民介绍,该镜是在一次兴修水利时发现的,可能出自一座古代墓葬。因取土不小心,铜镜被挖残破,幸好拼凑起来尚较完整。包浆甚好,纹饰铭文也较清晰。当时只是觉得镜子上有八卦纹以及很多铭文,很是珍稀,于是便将它征集回来了。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镜质地青铜,稍有锈蚀。直径23.5厘米,厚0.5厘米。半球形圆钮,圆钮座,边缘呈八瓣荷叶形。座周饰有一圈八卦纹,向外有三圈篆体铭文。第一圈为“建元元年五月五日广陵泰守河南侯造”16字阳文;第二圈为“花开鹤舞,月满鸿骞,龙门动色,人玉与言”16字阳文;第三圈为“洗持以照,华容散影。时开凤盘,口口籍龙;扬光口口”20字阳文。制作技艺精湛,造型优美。特别是其铭文古朴典雅,遒劲端庄。“建元”系南齐高帝萧道成年号,元年即公元479年,距今约1500余年。      萧道成系南朝齐的建立者。他原本是南朝宋的禁军将领,后因皇族内战,得以掌握军政大权,杀后废帝,立顺帝。升明三年(479年)代宋自立,至建元四年(482年),仅做了短短4年的皇帝。   众所周知,八卦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为人们所崇尚。以八卦纹作为铜镜上的装饰图案,反映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心态。      三、元代铜权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所藏这枚元代铜权,通高9.5厘米,宽4.8厘米,重约250克。青铜质,通体呈灰绿色。桥形方环钮,从底部往上至权体1/3处,呈阶梯式逐层缩小,上窄下宽。正背两面均模铸有铭文,正面竖书“大德二年造”5字,背面为“池州路”3字。“大德”乃元成宗铁穆耳年号,大德二年即公元1298年。“池州路”乃元代行政区划,当时设有总督府,即今安徽贵池市。      四、青铜兵器      1984年4月望江县城郊窑头村南头山砖瓦厂工人取土时出土一批青铜兵器(包括剑、矛、戈)。据工人介绍这批兵器是距地表约2米处发现的。兵器后由县文物管理所征集,现收藏于县博物馆。兵器通体呈墨绿色,光滑锃亮,刃部较锋利。   剑13件。其中6件剑首呈喇叭形,圆茎,茎上有两箍,剑身中脊起棱,通长50~60厘米,茎宽4.5~5.5厘米。另7件圆茎中空,茎首呈喇叭形,通长60~75厘米,茎宽5~6厘米。   矛5件。其中2件长骰,骰端平齐,叶中起脊,骸端有一穿鼻,通长20厘米。3件骸端凹入,呈圆弧形,尾部凸铸“王”字。   戈2件。其中一件稍残,援微上扬,长胡三穿,前锋呈三角形,援长14厘米,宽3厘米。   上述青铜剑的造型近似湖北黄州图儿冲楚墓出土剑,矛、戈与江西瑞昌墩北张战国战墓出土的戈矛等兵器类似。由此判断上述青铜兵器时代属战国早中期。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