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隔膜――“我”与“他者”关系的本质
[摘要]学界习惯于把《致父亲》作为研究现实中卡夫卡与夫卡与父亲的关系的突破口,同时也常以之作为理解他作品中父子冲突的理论来源之一。《致父亲*可以说浸淫着卡夫卡对“自我”和包括父亲在内的“他者”关系的深刻认识。但却很少有人从中看到,卡夫卡是通过与父亲的关系展示达到一种对于普遍的“我”与“他者”关系的认识。他通过“儿子”与“父亲”关系的探讨进而推测一般人类关系的本质。
[关键词]隔膜;父亲;卡夫卡;我;他者
卡夫卡1919年11月写的《致父亲》通常被认为是研究卡夫卡的必读篇目。而学界大多数人倾向于把它作为了解卡夫卡与父亲关系以及解读他小说中种种“父亲”形象的现实入口。如米兰?昆德拉说:“卡夫卡所写的从未寄出的给父亲的那封著名信件表明,正是从家庭、从孩子与被奉为神圣的双亲的这种权力间的关系,卡夫卡获取了他关于罪有应得的惩罚技巧的知识,这成为他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叶廷芳先生认为: “熟悉卡夫卡的人大都有一个突出的感觉:他与父亲的关系始终十分紧张,而且在他的创作中有浓重的投影。”有人也以为:“这封长信淋漓尽致地表达卡夫卡一直积郁在自己心头的复杂的‘父亲情节’,它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卡夫卡笔下人物的‘恐惧’中所蕴涵的父亲形象的实质,……”
其实这些看法只点中了此文本的一处穴位,还有一处至关重要的并没有被击中。我们看卡夫卡应该把握一个基本点,那就是他始终是一个以文学为其生命指归的人。正如他在1914年8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的那样“从文学方面看,我的命运非常简单。描写我梦一般的内心生活的意义使其他一切都变得次要,使它们以可怕的方式开始凋谢,再也遏止不住。没有别的任何事情能使我满足。”我们看卡夫卡的文字不能简单的将其和他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做简单的联系对照的解读,具体到《致父亲》虽然有一定的现实性,即卡夫卡为了表达多年来父亲对他野蛮粗暴的教育的不满,所以在信里经常会有表现父子对立的话语“你最近曾问过我,为什么我声称我在你面前感到畏惧。”“无论如何,我们是那么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有使我们相互阆都对对方构成威胁,”“你只会像对你自己那样对待孩子,用力量、咆哮和暴怒……”但也有相当的理论幻想性,即卡夫卡并不全是把信中的“父亲”等同于他现实生活中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本人,至少我们要有这个意识,因为此信“歪曲了许多事实真相……他在写完这封信的第二年,公升承认,在那封信中,他的确采取了诡辩的方法。”《致父亲》可以说浸淫着卡夫卡对“自我”和包括父亲在内的“他者”关系的深刻认识。他通过“儿子”与“父亲”关系的探讨进而推测一般人类关系的本质。本文将从言与行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话语隔膜
如果要问卡夫卡本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看看他一生为后人留下的作品,如《审判》、《城堡》、《美国》三大长篇和大量的中短篇、日记、书信、公文等,这些还不包括没有保留下来的,就可以推想了,其实单纯地从这封长达50多页的信件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卡夫卡对语言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信里卡夫卡却经常提到类似于:“像以往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我把讲话的本领荒疏了。”似乎卡夫卡在父亲面前一下子就变成了个语言有障碍的人,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卡夫卡一生与父亲的交流相对来说是非常少的,否则也用不着写如此长信托母亲去转交给他。究其原因从信中能够看到一些:“这一部分正是出于我对你的畏惧,一部分则是因为要说明这种畏惧的根源牵涉到非常多的细节,在谈起他们时我只能把我一半左右。……你很早就禁止了我讲话,你那‘不许顶嘴’的威胁和为此而抬起的手从来就一直陪伴着我。”但在这里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从后来卡夫卡的许多亲朋好友的回忆来看,卡夫卡对父亲是有所误解的。这个卡夫卡的密友勃罗德曾这样叙述过:“弗兰茨的父亲劳碌了一生,……他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干练地、谨慎地、以牺牲和奋斗建立了这个财丁两旺的家庭,这个家庭及其丰裕的生活供给在弗兰茨的想象力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这个意义而言,他对父亲的崇敬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卡夫卡在《致父亲》中想象性地扩大了他与父亲的对立与矛盾,但深层的实质却是,他所感悟到的人类关系中的隔膜是无法用语言来完全沟通的。
卡夫卡曾经非常重视语言,他说过:“话语是生与死之间的抉择”;“语言是行动的开路先锋,是引起大火的火星。”可见他是把语言上升到一个本体论的高度来看待的。但同时,他却感到,人类语言之间存在着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魔障,想要通过语言达到对对方心灵的理解是一种妄想。围绕着这封信的一个细节也能说明问题,根据勃罗德的记录《致父亲》1919年11月初就写好,“卡夫卡曾声称他要通过母亲向父亲转交此信。迟至11月下旬,信终于到了母亲手里,然而母亲并未转交,她把信退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