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活体传承衡阳湘剧的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体传承衡阳湘剧的体会   与省艺术研究所合作,共同打造精品剧目,重新改编、排练了由我团原创的衡阳湘剧昆腔大型古装故事剧《一天太守》,演出后获得成功,荣获湖南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戏剧类“五个一工程”奖,为活体传承衡阳湘剧书写了厚重的一笔。下面,就如何保护和传承衡阳湘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谈点做法和体会。      挖掘剧目突出传承重点       衡阳湘剧传统剧目繁多,拥有连台本戏6部,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其音乐包括昆腔、高腔、弹腔及杂腔小调。自1950年代以来,剧团虽几经兴衰,但我们始终把传承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当作重点,先后挖掘、整理衡阳湘剧传统戏50余个,为活体传承衡阳湘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培养新人建设传承队伍       我团成立于1951年,建团初期,拥有一批名老艺人。衡阳湘剧创始人之一、我团创建人之一、被誉为湘南名丑的谭贵昌,在1956年文化部主办全国第二届戏曲演员讲习班期间,与衡阳市湘剧团谭保成,为党中央领导演出《醉打山门》,二位艺术家珠联璧合,精湛的演技得到领导和专家及同行的高度赞扬,并受到周恩来、陆定一、周扬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梅兰芳还将自己的生活照赠给谭贵昌作留念。其后,在几十年的舞台演出实践中,我团一批衡阳湘剧的优秀传承人脱颖而出,有获省优秀中年演员的李慧慧,获省文化系统劳模称号的陈锡宝,获省文化先进工作者的谢忠义,以及丑行名角黄贤富、陈孝安等,演绎出湘剧舞台多年的辉煌。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多元文化的日益兴起,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戏曲剧团昔日的辉煌已随风而去。进入1990年代后,我团同全国许多剧团一样,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面临着生存危机,日子举步为艰。出现这种局面,虽说是大势所趋,但其中人才断层是导致剧团大滑坡的重要原因。当时,剧团老一辈的名演员要么已经病故,要么已经退休,留在团里的也将退休;年轻的一些优秀演员不甘清贫,纷纷跳槽、外流,专职演员很少。20几个人的组合,真正能上台的就八九个人。武戏不能演,文戏难大演,一些保留的大型剧目无法上演。    面对人才危机,我们当机立断,一方面,转变机制,想办法挽留人才,尽力请回外出的剧团人员,聚合人心;另一方面,自主招收学员,培养艺术新人。    从1996年起,我团先后开办了四期学员培训班,每期培训1-2年,采取以师带徒,以老带新,边培训边参加演出的办法,共培训学员200余人。剧团从历届培训班中筛选“戏苗子”19人,留团聘用,签订合同,工资、福利享受编内职工待遇,能进能出。2006年,这19名学员又送去常德艺校委培3年(每年上半年培训,下半年回团参加演出)。目前,剧团专业行当齐备,平均年龄28岁,演职员都能安心事业,一些新秀脱颖而出,成为演出骨干,衡阳湘剧传承后继有人。此外,我们实行全员聘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全团员工实行竞争上岗,团长、副团长等管理人员实行全团演职人员以民主推荐和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让有才能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为能留住人才,实行“岗位工资+演出场次补贴+效益工资”的分配方式,从而,充分调动了演职员工的积极性,一些有才华的中年演员,逐步挑起了传承衡阳湘剧的大梁。   争取重视建立传承机制      先后于2006年、2008年将衡阳湘剧(桂阳)成功申报进入湖南省首届、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们以成功申报为契机,做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一是争取各级领导重视。郴州市文化局成立了“衡阳湘剧(桂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桂阳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将衡阳湘剧(桂阳)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保护”的决定;县财政将此列入预算,每年拔专项保护经费10万元。二是开展了社会宣传。根据市文化局有关通知精神,在全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团先后在郴州五岭广场和桂阳步行街仿古戏台举行展演,演出了《刺梁》、《党人碑?酒楼》、《回笼鸽?武家坡》等湘剧优秀传统剧目。国家公布衡阳湘剧(桂阳)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2008年6月剧团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邀请领导、记者和群众参与,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档案。整理衡阳湘剧(桂阳)各类资料600余件;建立了电子档案,所有“申遗”形成的文字资料全部录入电脑,并实现专人管理;录制音像资料,包括10余个折子戏,整理了50余个曲牌。四是开展了对衡阳湘剧的进一步研究。撰写有《关于桂阳昆曲即“土昆”的注解》、《关于“坐台戏”的昆曲现存形式》等论文。五是剧团退休老演员谢忠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岗的副团长曹腾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六是退休老同志兰祖伸编篡了120万字的《中国昆曲神韵》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业内和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加强合作打造精品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