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跃的山西民间收藏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山西各地的收藏市场开始复苏,太原的半坡东街,作为建国后太原市政府指定的最早开放的旧货交易市场,也开始零散地交易少量的古玩,并造就了一批省内最早的收藏家。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民间收藏,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收藏家开始筹备建立收藏组织,1990年,山西省收藏家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山西唯一的省级收藏组织。协会会员遍及全省各地。协会的宗旨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全省收藏爱好者,广泛开展收藏、鉴赏、研究活动,弘扬三晋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藏协紧紧围绕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指导收藏爱好者进行合法收藏,并积极传播收藏文化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收藏活动,为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服务。
1990年,协会骨干及一批热心人克服种种困难,率先开办了府西艺苑收藏品市场,由开始20~30个摊位,发展到上百个摊位。到90年代中期,这个市场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古玩市场,全国各地来淘宝的收藏者络绎不绝。市场的开办,丰富了收藏爱好者的收藏,造就了一大批有成就的收藏家。1996年因城市改造,府西艺苑古玩市场迁到了太原南宫古玩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南宫成为山西最大的收藏品集散地,藏品琳琅满目。每到双休日,来自全省各地的古玩商贩和收藏爱好者聚集在此,寻觅藏品。此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先后协助开办了山西古玩城、太原古玩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太原古玩市场从1999年开业至今,先后同山西省收藏家协会举办了“山西门券展”“山西省首届文物艺术品交流会”等十余次大型藏品展览及研讨活动。以活动带动市场,烘托人气,突显了深厚的晋文化色彩,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从而使山西民间收藏品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
山西的民间收藏,是中国民间收藏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山西的民间收藏,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处在全国前列。山西的民间收藏市场独具特色,在全国藏界享有较高声誉。发展至今已拥有南宫、大营盘、棉花巷等多家大型古玩市场,连同全省各市县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古玩市场。目前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古玩市场已有20多家,并逐渐兴起了忻州安邑、介休张兰、平遥安固村、文水方圆村、襄汾东牛村、闻喜郭家庄等一大批“古玩村”,全省从业人员达上万人。其中,介休张兰古玩市场被称为“中国古玩第一村”,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成为颇具晋文化特色的地市级古玩市场。农闲时,男人们外出寻宝,女人们在家交易藏品,成为新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营收藏模式。
目前,山西省还形成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收藏集合地――古玩专业村。比如说文水县的方圆村、武吴村,忻州市的安邑村,平遥县的永固村、杜村、汪郭村、曹家堡,襄汾的东牛村、赵康村、董家庄,闻喜的郭家庄等等。这些村子不仅有60%~70%的村民专业从事收购、交流古玩的行当,而且还形成了各自的专营特色。例如,平遥县城的安固村专营木器,杜村、曹家堡以杂项为主,汪郭村以瓷器为主。省收藏家协会的工作人员多次到访这些专业村,给他们的经营出谋划策,并向外省的藏家宣传这些专业村。如今,这些专业村均有了一定的名气,每天都会接待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藏家。
近几年,随着协会威望的提升,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收藏门类也很全面:瓷器、玉器、字画、木器、钱币、徽章、标本、邮票、报纸、奇石、剪纸、烟标、火花、门券、刺绣、钟表等,达到上百个品种,有些人还开设了家庭博物馆。协会下设门券、烟标、字画、瓷器、木器五个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目标是联系相关藏家,开展专项活动,拉近老百姓与收藏的距离。像门券专业委员会,成员大多是一些老年人,他们经常自发地制作展板,将门券藏品展示出来,在方寸之间让观众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的展览,受到群众的欢迎。
为普及文物法规政策、提高广大群众的收藏知识水平,1991年5月,协会与山西省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桂龙杯”山西个人收藏电视艺术展活动,以电视直播方式介绍收藏品与藏友的事迹,历时三个月,从初选到进入现场决赛,参加复赛45人决出15人,最后从中产生了瓷器收藏家牛润生、蝴蝶标本收藏家毕继茂、像章收藏家许若军、皮影收藏家廉振华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同年9月,协会参加了山西省“二会一节”活动,首推“民藏博览”活动,展出大量收藏精品,引起较大反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受到组委会的好评。
1994年和1995年,协会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连续召开“企业文化与收藏”研讨会,酒厂还建成了“酒史博物馆”,提高了企业的文化品位。2004年,在五台山首届国际佛教艺术节上,协会选送了收藏家的藏品及佛像500件、铜镜300种、香炉300件,首次在五台山展出,轰动了五台山景区,提高了人们对佛教藏品的认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1年,建党70周年之际,在政府的支持下,协会主办的“山西革命文物收藏展览”在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