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鼻祖北宋吕大临家族墓地出土文物
吕大临是我国最早的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之一,就是他首次提出“考古”这一词语。蓝田吕氏家族是北宋时期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其家族墓地明清以来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与修缮。新中国建立后,虽坟莹与园内树木被铲平改为耕地,但该区域仍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年底,蓝田五里头村村北果园中一座古墓葬被盗,出土大批精美的宋代瓷器。经现场调查,结合被盗文物综合考查,初步认为被盗墓葬主人应为北宋吕氏家族成员之一,此地可能是北宋文坛名士及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其兄弟大忠、大防、大钧等家族成员墓茔。
吕氏家族祖籍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后因其祖吕通赴长安为官而举家迁于现蓝田桥村定居。吕家世代官宦,书香门第,特别是“大”字辈成员在政界与文坛皆取得骄人成就。吕大防为宋哲宗时宰相,颇有作为,《宋史》留传。吕大临史书记载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卒于宋哲宗元?v六年(1091年),字与叔,才气过人、志趣高雅,不恋科举、无心仕途,一生追求学术研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中国考古学的先驱。他对古器物学情有独钟,不但自己收藏而且将前人零散的书籍图录收集汇总,加以整编标注成《考古图》一书。其长兄大忠、三兄大钧皆在碑石学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北宋灭亡后,政治中心转移,中原地区大批贵族随之南下,蓝田吕氏家族中精英亦南迁而去,墓地停止使用,由远房宗亲看守照管。留下的吕姓成员或为远亲,或地位低下,或财力不足,千年来他们仍然繁衍生息于桥村,成为古今吕氏一脉相承的鲜活凭证。但岁月的流逝不仅带走了昔日名门望族的辉煌,也磨灭了吕氏后代对先祖的清晰记忆,人们只知道五里头村畔吕家墓地里埋葬着自己的祖宗,至于谁是他们的直系先人已无从追究。
吕氏家族墓地位于灞河北岸黄土台塬之上,与白鹿原隔河相望。这里土层深厚,土质坚硬,适合营造深穴墓茔。更有青山绿水相伴,与书生意气、文人喜好灵犀相映。但千百年来盗掘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现代盗墓更为猖獗。经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园及家庙概况
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开始于2006年12月。考古队调查走访了当地吕氏家族后人及县级文物部门相关人员,并经过实地踏查,确定了考古测量和勘探范围。考古测量使用了全站仪结合GPS卫星定位系统,对墓地所在位置、周围地貌环境作了细致勘测绘图,为了解和研究墓园选址、营构状况等提供了标准测绘图和永久性保存资料。
其后的考古勘探分为5次进行,首先进行了两次普探。面积达16万平方米。后三次详探是在前者基础上的重点钻探。共发现家族墓园1座、北宋墓葬29座、家庙遗址一处。墓葬排列有序,层次分明,东、西、北三面有兆沟环绕,正南500米处为吕氏家庙遗址。
对已勘探确定的墓葬进行逐一清理发掘(图1),其中成人墓20座,婴幼儿墓9座,方向北偏东,深度8.5~15.5米。均为呸穴墓道、平顶或拱顶土洞墓室,墓道东、西两壁设三角肜踏窝各一排,供上下墓室使用。
该地区地层剖面结构为:第一层属耕土层,第二层为扰土层,第三层为宋代地面,墓道开口皆见于该层面之上。其下为不同时期、不同颜色的原生黄土堆积。第九层距地表约9.5米,为钙结石堆积层,内夹含大量卵石。距地表约11米深处为密集钙结石层,大量石块叠压交错形成厚约0.2~0.3米的板结层,须用铁凿等尖锐工具撬凿后方可继续深入,故勘探时探铲不能穿过。而墓葬群北部墓葬的墓室多位于该层之下,发掘前对于此尚不明确,通过清理发掘才揭示出其全貌。
婴幼儿墓葬深3 5米,土洞墓室窄小低矮,少见葬具,多铺1或2块方砖为底,其上置尸骨。这与近现代少儿墓葬形制完全相同。因其多有砖、石墓志并附着于祖辈墓葬上部土层中,故而能够确认。
成人墓葬分为五种形制,即单室、前后双室、并列双室、主室带侧室、单前室双后室。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单前室双后室墓葬结构,该类型墓葬仅有1座,编号M2。竖穴墓道底面高于前室底面,从而形成坑式墓室。前室较宽阔,平面呈南宽北窄的长方形,东、西两壁留有高约2米的生土二层台,室内居中摆放一棺一椁,板灰尚存,骨架为仰身直肢,保存状况较差。随葬品主要置于椁外侧与东西两壁间,但器皿分布显零乱,大部分有损伤,个别器物于距底面3米许即已陆续出土,其现场不像是受地下淤土抬高所致,而更像人为扰动。双后室并列排布于前室东北与西北方,二者问有生土隔梁,底面皆略高于主室。东后室面积较大,基本与前室相当,随葬器物也相对丰富,但破损严重。东、北两壁下部亦设有生土二层台。棺椁置于室内正中,骨架为仰身直肢,保存状况不好。西后室面积较小,居中设单棺,棺中骨骼为侧身曲肢,保存状况略好于前室与东后室墓主。从骨骼特征及随葬器物分析,前室主人为男性,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鉴赏三晋辉煌 解读山西收藏.doc
- 鉴识昆仑彩玉石.doc
- 江华瑶乡原生态舞蹈――《跳九州》.doc
- 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doc
- 江南岸,雕塑西湖互诉衷肠.doc
- 江南大宅门里的三代收藏家(六).doc
- 江南大宅门里的三代收藏家(三).doc
- 江南大宅门里的三代收藏家(四).doc
- 江南园林漏窗的文化意象.doc
- 江苏卫视情感定位策略.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