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可染及其牧牛图.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可染及其牧牛图   李可染(1907~1989年)是一位为改革中国画奋斗终生,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大师。他深入生活,学贯中西,融汇古典写意和现代写实,同时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形成富有时代气派的“李派山水”,开创中国画坛一代新风。在李可染的众多作品中,那些饶有田园诗味的牧牛图,尤其深受人们的喜爱。   李可染原名李永顺,秉性腼腆,酷爱书画。7岁入私塾,老师取意《墨子》中“孺子可教,素质可染”,为其起名“可染”。13岁,其画才为徐州名画家钱食芝见赏,被收为门生。1923年,16岁的李可染进入上海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受校长刘海粟,教师诸闻韵、潘天寿、倪贻德的教诲。毕业后不久,又以优异成绩被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深得校长林风眠爱重。1946年,应徐悲鸿之邀赴北平国立艺专任教,后经徐的介绍,得识齐白石,并于次年行拜师之礼。同年春,李可染又拜黄宾虹为师。1954年起的4年间,他4次到全国各地写生,行程达数十万公里,在艺术人生中迈出了决定性一步。1960年后,李可染由写生转为画室创作,在艺术上不断进取。他的画以构图雄奇险峻、笔墨生辣浑厚、意境清新深远著称,于无奇中见奇,得大自然一体之妙。   李可染的牧牛图凝聚了他半个世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李可染画牧牛图始于1940年。其时,他住在重庆金刚坡糊家桥的农民家里,参加郭沫若主持的“文委会”,从事抗日爱国宣传。他与牛厩为邻,朝夕与水牛相望,引发画家的创作灵感。他画牛,在于寄物言志,希冀全国人民发扬牛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驱逐敌寇,复兴中华。1942年秋,李可染的牧牛图首次在重庆举办的当代画家联展中亮相,观者好评如潮。展出之日,画作即为徐悲鸿定购。1944年,李可染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著名作家老舍在《新华晚报》撰文对他的牧牛图备加推崇。1947年,齐白石为李可染的两幅牧牛图题跋或加墨,可见对其爱重之心。   李可染把牧牛图作为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一生为之魂牵梦绕,甚至在1989年画家逝世之年,也从未曾中断。特别是1984年,他创作的牧牛图竞达近20幅,堪称丰收。这是因为次岁即农历乙丑牛年,老画家为牛“祝颂”,真可谓与牛“肝胆相照”。李可染一生所作牧牛图无法统计,它们以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大奇观。李可染的牧牛图以写四季牧趣为主,多画一人一牛,亦有一人双牛或两人双牛,偶作两人三牛,其风格演变大体可分3个时期:   早期20世纪(40年代)的牧牛图,构图以“奇”(指奇特、多变)为主,“奇中有正”。画面清简疏淡;以草书运笔,随意挥洒。此时期画风受白石师的影响,融汇了文人画的韵味,流露出民间艺术天真、稚拙的意趣。   中期(五六十年代)的牧牛图,画面构成以“正”(指均衡、合乎法度)为主,“正中寓奇”,预示着一种新的变异即将诞生。   晚期(70年代后期起)的牧牛图,从表面看,是对早期“奇中见正”的形式的回归,但实际上却是新的飞跃。具体表现为:完全实现了由疏淡的简体结构向浓重的繁体结构的转变,积墨与泼墨兼用,墨韵和神韵辉映;画面强化了现代抽象因素,于变化中求统一,于奇异中见生气;自然巧妙的布局与灵活多变的视角,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生命的最后3年中,李可染的牧牛图大放异彩,随心所欲,尽情挥洒,进入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以下展现的是可染先生的10帧牧牛图,读者可藉以体会他各时期的画风。   1.《牧牛图》,纵69.5厘米,横41厘米,1947年作。钤“可染”“白石题跋”2印。   这是李可染早期牧牛图的代表作之一,极其珍贵,曾为诗人艾青收藏。画面描绘牧童将水牛系于木桩,得片刻之闲,坐在地上逗玩笼中小鸟。笔墨洗练,以疏淡为主,纯朴无华,局部写以浓墨,有醒目之妙。寥寥数笔,老牛的温驯与牧童的专注便跃然纸上。   是年,40岁的李可染带着自己的20幅作品拜谒齐白石,87岁的老人见画极为赞赏。此后,李可染为白石翁磨墨理纸,浸淫笔墨达10年之久,直至老人谢世。齐白石在此图中题称“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问以后继起高手”。   2.《犟牛图》,纵67.5厘米,横44.5厘米,1962年作。款识“个性温驯时亦强犟,可染作于桂林。”钤“孺子牛”“李”“可染”3印。   此图以对角线构图,“奇中见平”,造型夸张,剪裁大胆。与此前的牧牛图相比,笔墨更为刚劲、浓重,牛背、牛角略作枯笔皴擦,将整体效果与细微变化有机统一起来,尤显人与牛的“犟劲”。整个画面不用环境衬托,使观者的视点集中于形象主体,体现了画家高超的意境。   李可染早于20世纪50年代就曾作《为何不走?》一画,与此图当为“双胞胎”,都写牧童拼力拉着牛缰绳,老牛硬是停步不走,两者互不相让,牧童执拗的稚气和牛的犟劲,适成对照,形象生动,意趣横生,蕴涵哲理。   3.《归牧图》,纵69.1厘米,横45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