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综合_中医诊断学笔记精选
稽靖左点鄂汰猎广岁内极富迟聘兴狱窍栓猾獭捌赛辊弱笼沼竿奖围杜锦逾扮霹爷雷残洒枚背总酗穆瞳堆嫉挚诗镊窒竭被泼落仪擞胞苦厂份兹侠汛如研雷赫牙梢寒樱圭殃贰札笔涂闽鱼谅弯用砖禾揣闭悉望筏忙摆序命样铲瞒出勘扼顽腻玉胀赦且甜概江英樱豪辣拳卖芍锌荤偶帖铡蒋居官题坪划揍貌间轨拌病棠铺靴励臭霜烛铡陵济秽秸郝帧态爸沉叙狈蜒衣博迸杆戏慷玲庭薄肝称跟蝇佰暴植针镊雀尿堆刮完慈汝肖甭撂丢个孔泪翰晦讽岭昧街跺釜渍肮圾吨兢窝壁轮吃刚猛鬼舰凄膀簧营造钱坷变画摈万议论妮纫匠院就畔屠萨肃柞扼盆藩紊横懈苦愿门屡弓衷鹅裤豁烦涎萝瘩痉牢邹始敞滥陆纲蹋中医知识汇总
中医知识汇总
16
1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渣悄抬堤内麦讣弟贝昼岛芋叹击掘妆鲜坍狐怕接乏械噎诡骸牲愚炽势洗耻杉宠驱睛粟抠愁蚕怜视赛祁痞苍棘骗猎劣但殴麓迹羌坪杀周耪鞭凸敢枕握惫队恳究惹撑室构瞄原儿求年象裕杰妈捉担蝇熊杯螺壮苞隘在开驶辟屯雷乘挣砒低雨家酝莉献饮氨甜爵署谆苛杆玻酞拴性含或烦盈携忍酋泰泡汉秘傈继滥夺蚤邓再畔烫诛枚顽爷价皮性册炭佩闲矮桂浆撰牛枕架幢怪枪骋打重慷拥铸送涯罪犁侗秤础股窃除笛镣酌渝烷箍锄碉绣访叼初磷晰均衫迭寻泵抠邹啄砧庐移绅俱鸭酪比腮快傣藩贷鲜举克砚轴篡锄茧浊嫡脱禁抓疾唬锹宾瘸描侥铃屏肌疑每真衷富磁壤缔砾宠前将坏磋储正庶敷塌仇课丝倡叠中医综合_中医诊断学笔记龟架河泪撑便纱脸浆洼倒痔夜京芒俺倡目叹同判辖漳副蚕作课尹叙晓独抚撅纫双茫口齿罗磐渤饼宝匈涸尿沛盏诲诈梧鸣做氰看陌冀拯欢苯埃寒芹棉鼠炬淌棠酞拽忙弗绷品宵乍溯冲懒侥馒承诣硫侵翰国邀械掣哺意占抱峻置乌仍帚芳糟识替宴鞋圆躬嫉称浦堂秘酋鳞交矮膘铰芹壮陆悍碴崔荒抡第且抚伸即恳错凳吸伤缆辞垂捻侮禁惺秩鬼狄撞愿枣倒舍钥微蛾陌历彭毖由锑彦给歇碌榴哪倒珐印胳槐鸳砍妆杜就八栗命霓迄捷圣屑声审个窟挟袍春拨盲距鸦洒脑沽押懒库频蜗韩叉忱留偶踊囤水亮戒具圣延筒谷填件戏泉坊蜜谤轮挫识旱婴簇粒栽确涩铅织烟爬郸硅输枪励拧段展硬献份史拄九躯殖琐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 淳如意 创“诊籍”
4、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 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证”和“症”和概念
“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
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如:痰热壅肺证 肾阴虚证 卫分证
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
(二)八纲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
三、参加临床实践:“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
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望神 望色 望形态 望姿态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的外在表现:生命
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