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戴望舒诗歌的几个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戴望舒诗歌的几个意象

浅析戴望舒诗歌意象中的几个意象 人文学院 语文教育专业 2011届 段文涛 摘要: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诗人戴望舒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一直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注重意象的营造,大大丰富了诗歌的意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本文试图以意象为切入点走进戴望舒,再现诗人不平凡的心路历程。论文围绕戴望舒诗歌的主要几个意象加以阐述。第一部分从“少女”和“泪水”两个意象入手;第二部分从“寻梦者”和“梦”意象入手;第三部分从“秋景”意象入手,探求诗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 关键词:戴望舒 诗歌意象 寻梦者 泪 秋景 少女和泪水 读戴望舒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的少女意象。如:丁香姑娘、路上姑娘、林下姑娘、百合子、八重子、梦都子、单恋女、恋人、村姑、女孩……其实这些诗歌中的少女意象系列是“伊人”原型演变而生成的。这些意象呈现出戴望舒对于爱情的渴望或追忆,留有个人感情生活的痕迹。自《诗经》开始,爱而生思,思而不得的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就以伊人意象表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楚辞》借“香草美人”“高唐神女”象征写意,伊人意象的“能指”弱化,而“所指”得到强化。文人墨客每每借爱情相思之苦来倾诉追求政治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和获取事业功名而不得的无尽的感伤和惆怅。少女意象系列表现的是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悲剧性的主题。反映了二、三十年代一部分青年受挫后普遍的幻灭以及由幻灭感而来的“绝望的自我陶醉和莫名的惆怅”①。少女意象系列都不同程度具有象征色彩,包含更为普遍的社会人生意义,隐喻戴望舒所追寻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与其说少女意象系列诗是爱的私语,不如说是理想恋曲。从少女意象的特征上来看,戴望舒追求的理想既美丽又高洁又内涵深刻,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困惑的,他执着于理想,但不能完全理解理想。理想和现实的脱节,人和理想错位,少女意象显示出极其复杂的内涵。 戴望舒的生活基调,尤其在前期,是寂寞而凄清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怀着幻灭、悲观的和个人主义的理想,埋头经营个人的艺术。 在戴望舒的诗歌中,“泪水”的意象经常出现,其中有两首诗题中就直接出现了“泪”的字眼,如:《凝泪出门》和《残花的泪》,于此感情基调相连的词如:“忧愁”“哀叹”“孤苦”“悲哀”等也频繁出现。 戴望舒的诗歌形成的这种低沉的感情基调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时代的原因和其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首先是时代的原因。戴望舒在大学学习期间,正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逐步推向高潮的时候,诗人受时代感召,和朋友施蛰存、杜衡一道投身到实际斗争中,并加入了共青团,戴望舒担任团支部的负责人,他们同时“跨党”加入国民党,在从事革命活动中,曾被便衣警察抓进巡捕房,终因没有任何证据,被保释出狱。但反动派气焰嚣张,大力展开反共活动,到处是一片恐怖。在这恐怖的气氛中,诗人陷入苦闷。其次是诗人自身的原因。在革命高潮时期,戴望舒接触和参加了一些革命实际斗争,革命只吸引了他的理智,而没有激动他的情感,他的审美情趣更多地还是集中在自己狭窄的感情生活领域里,爱情成了诗人抒写的主要对象,而诗人的爱情是 苦涩的。在“文学工场”时期,他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开朗、活泼、富有个性,而戴望舒忧郁内向,虽有超群的才华,但没有翩翩的风度,面部又不雅,绛年不是很倾心。但望舒感情深沉、强烈、细腻,对绛年一往情深,这种感情上的不平衡带给望舒无尽的痛苦,使他更痛苦的是他囿于传统,既自尊又内向,胸有郁积却又不能一吐为快,只能把自己的“真实”通过想象流泻于诗篇中。这一外一内两个因素使得戴望舒做诗的过程成了转移痛苦悲哀的过程。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痛苦悲哀转化为文学抒写对象后,就被诗意化,痛苦也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超脱,但诗歌却深深烙上痛苦悲哀的痕迹了,“泪”的意象便是诗人痛苦悲哀情绪的结晶。当然,这“泪”不仅仅是因为爱情的苦涩,也因为生命、青春的短暂,心灵的孤独、脆弱都会使诗人泪光盈盈。 戴望舒的诗中,直接出现“泪”或“泣”的就有15首,除两首诗的“喜泪”外,其余的都是指悲伤的“泪水”。但是诗人的“泪”是天使之泪,是体验自身而流的“泪”,是“没有束缚”的知识分子的泪。 寻梦者与梦 戴望舒的诗作中,有21首提到“梦”,梦里,有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人前期不是一位活在“浪尖”里的诗人,他关注自我的悲欢、寂寞、孤独、失意,精神避缩在自己的空间中。由于恶劣的政治环境,他逃避人生,向“梦”里寻求依托。人生如梦,是戴望舒诗歌的主题之一。在“四一二”政变以后,戴望舒退出革命的潮流中心而走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