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中年级段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doc

小学语文论文:中年级段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中年级段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中年级段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如果把小学语文教学看作一串串联在一起的珍珠的话,它在各个年段的教学重点是不一样的——低年级重在字词,高年级重在篇章,而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年级阶段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高年级篇的训练打好基础。要求认识自然段理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 【课堂现象】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课文第四小节时的段式训练: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四小节,看看这段话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学生读书声响起……很快就有学生举手 师:(鼓掌示意学生停下)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谁来说? 一学生说出了答案 师:这段话就是围绕这一句话写的,这句话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问题聚焦】学生初次接触总分段式,有安排但却不到位,有形式却没实效,段的教学成为完成课后练习的一种过场。 这一课的段式训练是进入中年级以后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段式训练,而且训练的内容是中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段式——总分段式。不难看出,上面案例中的老师在教学该段的时候只是为了完成课后的练习,或者说只是为了“应试“,却没有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该段式,在头脑中确立总分段式的概念。可以想象,学生在学完这篇课文以后,很难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对比】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该段时是这样指导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北大荒的天空和小河,下面你们想到哪儿去看一看?(学生齐说:原野)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描写原野的这段话,看看这段话有几句话?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用横线把这句话划出来(学生认真读划) 师(书声渐弱):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指一学生回答) (出示这段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划出中心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你知道这句话中的中心词是哪个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小圆圈标出) 师:那么作者是抓住什么写出“原野热闹非凡“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生:作者抓住“大豆、高粱、榛树”写出“原野热闹非凡”的。??? 师:请你具体说说看。 生: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多热闹啊! 生: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在乐呵呵地演唱呢!也很热闹! 生:榛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团火,也很热闹。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大豆真的会笑,高粱真的会演唱吗?(不会)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 师:同学们,你看,作者就是抓住原野上的“大豆、高粱、榛树”具体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可以出前面这句中心句是总的描写(板书“总”,后面两句话是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板书“分”),这样的段式结构我们就把它叫做“总分段式”,跟老师读两遍。以后你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学着运用这样的写法。下面我们来合作读读这段话,你觉得可以怎么读? (在学生的安排下进行朗读) 【对策一】加强指导 教给方法 确立段式概念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段式教学,就像一年级同学刚刚接触拼音一样,需要手把手的教学。因此,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数句开始,再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中心句、中心词。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后面几句话是怎样具体描写“热闹非凡”的,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指导朗读。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这样的指导,让学生不仅深入地理解了这一段的内容,而且学会了分析自然段的方法,掌握了“总分段式”,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误区二】段式教学模糊一片 【课堂现象】一位老师对小学语文第五册《卧薪尝胆》中第二段的教学如下: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2自然段,找找看:越国兵败会稽之后,身为国王的勾践做了什么决定?(指名读,出示:) 师:勾践真的愿意去给吴王当奴仆?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 只好)万般无奈是什么意思,你理解吗?(实在没有办法) 师:怎么就没有办法了呢?(学生评读,师相机点拨) 师简介:会稽一战,越国将士伤亡惨重,如今只剩下几千残兵,根本抵挡不了吴国的强兵,如果硬拼,只会全军覆没,一旦亡国,老百姓都将成为敌国的奴隶。越王勾践除了向吴王求和当奴仆,是别无他法了。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好“万般无奈” 师:这样屈辱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打败吴国。 师:你觉得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这一小节中,先写勾践战败,然后因战败求和,再写大臣们的反对和吴王的固执己见。像这样有着前因后果,先后联系的逻辑顺序的段落,我们称之为——承接段式(板书)写事的文章中经常会用这样的写法。 【问题聚焦】看得出,教师在极力教给学生一种新的段式结构——承接段式, 但实际的结果却是模糊一片,学生如坠云雾,不知所以。 有的课堂上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不惜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去读,想很多方法去引导,但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太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得法”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