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的研究.doc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的研究 摘要: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看似影响的是个体,实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体育教师应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 1、 研究目的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体、增智、育德和培养人的能力、意志力、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是众所周知的。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现代社会正朝着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如何使学校体育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跨世纪人才方面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由于旧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中国学校体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用一种注入式和被动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以至在部分学生中产生了厌学体育现象,这些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后,一旦走出校门,竟永远地与体育永别了!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悲哀。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二期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全面实施,各种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模式的不断涌现,其中较有代表性且为大家普遍公认的当推“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它是以学生的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即: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着眼于未来,教会学生会学,会实践,善实践。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实践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身体锻炼的过程,因此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摇篮和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不仅要增强体质,学习体育的技术、技能,而且要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入手,使之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贯穿一生的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保持一种持续性、独立性的体育健康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为此,本人通过对各文献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力图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寻找出培养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规律、途径和方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我国小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查找相关体育兴趣及体育习惯研究的书籍,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 2.2.2 逻辑推理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对体育锻炼基本知识缺乏 足够认识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各个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然而,许多小学生对体育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数的大小考试,学生不得不争分夺秒。“ 时间与成绩成正比”的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全部用于上课、学习。有些学生甚至认为“ 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有些学生想锻炼,但又不知道怎么练。由于偏见和锻炼知识的缺乏,不少学生放弃了体育锻炼,结果或多或少地出现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等影响学习的现象。 3.2 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严密组织,严格纪律,重视教师作为学生的主导者的地位和作用,重视“ 三基”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普遍存在,它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极大地扼杀了为数众多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4] 3.3 教学内容重复单一 由于受教学大纲的约束,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体育教学,比如跑、跳、投等田径项目,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年年开课,这种要求高、重复乏味的竞技内容让学生望而却步,但又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应付。长此以往,对体育课产生了抵触心理,对体育课、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逐渐减弱。 3.4 传统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使用“ 选拔式”的统一考试标准,忽视区别对待的原则。相对于素质较好,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需要经过努力就能轻松过关,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因而失去了上课和体育锻炼的兴趣;对那些体质较弱,身材矮小、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通过考试,由于要求过高,压力太大,因此他们对体育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兴趣。[5] 3.5 学生意志品质薄弱 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和家庭条件优越,父辈、祖辈溺爱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