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海寻珍 独树一帜
编者按从本期起,《收藏轶闻》开辟《鉴赏故事》及《骗术揭秘》子专栏,连载梅辰女士、王信堂先生的两组文章,内容关涉文博及收藏领域正反两个价值体系:梅文叙述当代文博大家考察、考证、考释历史遗迹、遗物、文献的重要经历,从中可见他们对中华文物的拳拳之心和孜孜推求文物鉴定与考古真理的大家风范;王文则在对自己多年收藏经历的讲述中揭露古玩市场的种种骗术,暴露了文物造假者、售假者的鬼魅伎俩,读者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文物鉴定方法以及实战方面的启迪。
《鉴赏故事》是从作者还未付梓的新著中选取出来先行刊登的,为使本刊读者先睹为快,梅女士已授予本刊在我国大陆中文简体版期刊中的独家刊载权,也请媒体同行对作者的著作权予以应有的尊重;王先生的长文也是为本刊撰写的专稿,在此一并感谢作者对本刊的信赖。
开栏语:本刊在2006年第9期《收藏轶闻》栏目开辟专栏,以连载形式刊登梅辰女士撰写的《鉴赏故事》(暂定名,即将出版)。该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国内文博界多位鉴赏大家鲜为人知的鉴赏故事和轶闻趣事呈现给读者,使我们不仅从中体会到他们丰富的鉴藏经历,更能感悟到他们的大家风范。
(本刊声明:本刊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经著作权人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上网传播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栏目所刊内容,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史树青,我国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他自幼受家学影响,偏好鉴藏,弱冠之年即凭个人功力在琉璃厂古玩市场上赢得了“鉴藏少年独名家”的美誉。他参与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筹建,与历博共同经历了50年风雨历程,是历博的元老级人物。他为寻宝,殚精竭虑,历尽艰辛,使一些宝物得以重光。下面就是史树青先生在几十年鉴藏生涯中几段鲜为人知的鉴定故事。
故事1:孔望山佛教造像
20世纪80年代,史树青先生等一行人应邀前往江苏参观考察,到达连云港后,地方文物部门邀请史先生等人到当地名胜孔望山参观游览。没想到史先生的这一游,竟把孔望山之名的来历给彻底颠覆了。
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区以南3公里处,传说是因当年孔子率七十二弟子在此登山望海而得名。山上摩崖石刻100多个,最大的高155厘米,最小的仅高10多厘米。
来到孔望山,热情的主人兴致勃勃地边走边介绍,史先生看着山上众多的石刻,逐渐发觉有些不太对劲。他对同行的人说:我看这地方叫孔望山恐怕不太合适,依我看这些造像不像是孔子与众弟子登山望海,它更像是佛教的典故。这些造像表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涅b时众弟子举哀的一个场面,类似的画面甘肃敦煌莫高窟也有:众弟子围绕在侧卧的释迦牟尼身旁,神情肃穆,或悲戚,或哀号……并且从这些石刻的雕刻技法以及风格上来看它也不像是春秋时期的作品,而应该是汉代的造像。如果确认是汉代造像的话,那么这些造像比敦煌莫高窟类似的造像还要早200多年……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随即对此进行了严谨的考察和论证。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认为史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它们确是汉代佛教造像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佛像石刻。它们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与考古价值,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中国佛教史、美术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中国,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最初是从西域经由新疆、甘肃传至内地的,即所谓佛法西来说。而孔望山摩崖造像中的“舍身饲虎图”“汉代宴饮图”“叠罗汉图”等说明在汉代连云港就已有佛教僧人的活动足迹,因此史先生首先提出了佛法东来说的观点。赵朴初先生曾为此题诗赞曰:“海上丝绸路早开,佛门往事证摩崖。请看孔望山头像,复见流沙白马来。”
如今孔望山已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连云港市最负盛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故事2:成吉思汗圣旨金牌
说起成吉思汗圣旨金牌的来历,还颇有些曲折。前些年的某一天,一个外地人拿着一块“成吉思汗圣旨金牌”来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国家博物馆),说是要卖给历博。牌子拿到征集处,征集处的同志看过后,认为是假的,没要,那人就准备打道回府了。正往外走时,恰巧碰上史树青先生从外面回来。史先生见其拿着个包,职业的敏感使他上前问了个究竟。闻听是成吉思汗圣旨金牌,史先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仔细一看:“不得了,好东西,太好了……”史先生情不自禁地大声说道。看看已时近中午,史先生说:“得了,咱先吃饭去吧。”于是就请这位持宝人共进了午餐,两人边吃边聊。席间,史先生把此人的姓名、地址都记了下来。
等到下午征集处的同志上班后,史先生就力劝他们留下此物。而征集处的同志坚持说是假的,无奈之下,史先生只好去找馆长。馆长看过后也认为此物是假的,此事只好作罢。
这圣旨金牌是干什么用的呢?史先生说:从前传信,就凭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