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探析.docVIP

戏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探析

戏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探析 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正是中华美学的典型代表,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寓理于情、寓教于乐,表现形式写意凝练,追求意境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戏曲的发展过程来看,“高台教化”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完成“高台教化”功能,将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播种到民众心里。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接触,能从文本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乃至传统价值观的认同;能从表现形式中体味写意美感,提升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艺术修养;学习体验戏曲表演,能形成良好的气质,展示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气神。   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   1.戏曲故事中的价值观   戏曲剧目大量来源于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描绘了爱国孝亲、廉洁奉公、讲仁、懂礼、守信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听故事、看戏还是学戏,都能在轻松的艺术审美过程中受到价值观熏陶。例如:《将相和》中的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表达了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君臣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廉颇的负荆请罪又表现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为人之道;包拯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公正法治的代表,《赤桑镇》《遇皇后》《打龙袍》等也都传递了“依法公正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以关羽为主人公的《古城会》《华容道》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赵氏孤儿》等,都生动地表达了“义”的内涵。在表现这些故事的文本中处处体现着价值观的内容,如《赤桑镇》中包拯大义灭亲斩了徇私枉法的侄儿包勉后,劝解嫂娘的一段,有理、有力、有节,既有对国法的“忠”,又有对嫂娘的“孝”:“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联盟难对嫂娘!”很多剧目文本包含典故,如《锁麟囊》中薛湘灵怜贫济困将锁麟囊赠与赵守贞时,赵守贞要留下赠囊恩人的姓名以图日后相报,薛湘灵道“漂母饭信,非为报也”,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的就是韩信年少穷困,遇漂洗衣物妇女赠饭的事,此典故蕴含着“施恩不求报”和“知恩图报”的道理。   2.戏曲文本所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学内涵   戏曲文学融合了戏剧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特点,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为其表现形式,既有“戏”又有“曲”,既有“故事”又有“歌”,所谓“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因此戏曲文本的表现形式源于诗词,又与之有所区别,保留了诗词的韵味,必是能搬演之曲。例如:时称“雅部”的昆曲所用多为元明清杂剧、明清传奇的剧本,延续了前代诗词的艺术手法,更加突出文学性和文人特征,体现得更多的是文人的意趣,意境感十足。昆曲《牡丹亭》中的一折《游园惊梦》,美词叙景,景衬人情,出神入化地寓情于景。再如:京剧的形成过程可谓博采众长,在其鼎盛时期实现雅俗共赏。其文本既易为大众所接受,又能得到文人的认可,形成一种有着通俗魅力的文学与音乐相融合的特征。《武家坡》中薛平贵“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这几句如散文般,通俗又不失诗文格局,并且把剧目场景和主人公的心境表露无遗。   3.表演特征所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学内涵   戏曲艺术从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舞开始孕育,在宋代成形,元明两代达到曲词创作的高峰,清朝时期形成以京剧为代表的综合表演艺术顶峰,它的孕育演变过程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华写意美学,程式性、虚拟性是其典型的特征。来源于生活的动作经过艺术提炼,形成一整套表演程式,实现既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审美。   舞台表演在動作上有追求圆融顺畅的原则,在唱念中体现着抑扬婉转、表意寓情的特点,在调度上体现着简约的写意风格,在服饰道具方面延伸历史的特征。而综合在一起就表现出写意、气韵、含蓄、虚实、意境、婉约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在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手段中实现“以歌舞演故事”的目标,呈现出追求意象、意境的鲜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旦角表演的女性人物,形、体、声、腔均蕴含着古典女性的含蓄婉约之美,站有婀娜之姿,坐亦合膝收足,行有足不露裙的稳重,跑有圆场的轻盈俏丽。《春闺梦》中翻飞的水袖寄托了女主人公对战争惊厌之绪;《白蛇传》里婉转柔情的唱腔饱含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恨情仇;《挑滑车》高宠的翻转跌扑展示了战场的滚滚烟尘;包拯的黑色脸谱成为刚正不阿的标志;“宁穿破不穿错”的规矩代表了严谨的着装程式规范。凡此种种,戏曲舞台表演、服化道盔的方方面面都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