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散文].docVIP

2013年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散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散文]

2013届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6页,第卷第6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稗史到大雅: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 (节选自《论悲剧精神在中国现代文体转型中的错位》,有删改。) 1.关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肯定性的评论,抬高了小说地位,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开端。 B.谴责小说造成的广泛影响以及以林纾为代表的西方小说的大量翻译成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C.鲁迅在五四文学革命中发表《狂人日记》等“格式特别”的小说,最终标志着现代小说顺利登上了文坛正宗的舞台。 D.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进程是缓慢的,这就导致一些翻译者在翻译西方小说时还以中国话本小说的叙述模式去变异翻译文本。 2.下列关于鲁迅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小说的现代性并不表现在通俗易懂,而在于其具有现代小说的重要的审美特征, 超越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而与现代派小说接近。 B.鲁迅的很多小说是悲凉性颠覆了中国传统小说几乎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团圆结局。 C.《彷徨》《呐喊》中的作品全都笼罩着悲观绝望的艺术氛围,即使是喜剧性小说《阿Q正传》也让人完全沉浸在悲哀与反省之中。 D.鲁迅认为大团圆是不健康的国民性的表现,而现代的新文学应该与这种大团圆对立。他也在创作中努力实践自己的这一观点。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书·艺文志》中将小说家称为稗官,因而直到明清两代中国古代小说一直被视为不能与正史相提并论的稗史。 B.亚里士多德说文学高于历史。可见小说在西方一直是主要的文学文体,而并非不登大雅之堂的“闲书”。 C.梁启超冷静客观地评价了小说的地位,提出了“小说界革命” 的号召,提倡写作“新小说”。 D.胡适是以白话文的准绳衡量传统与现代以及艺术的优劣是不恰当的。是否使用白话并不是衡量文学现代性的唯一标准。 ?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送张唐民归青州序 欧阳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岂能素贤哉????????素:本来 B.或艰而后通??????????通:通晓 C.此所谓天人之理??????理:理数 D.予力既不能周于生????周:周济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孰能至哉?????????????其皆出于此乎 B.违俗则多穷?????????????金就砺则利 C.夫贤者岂必困且艰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其母贤而知书???????????人非生而知之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阐述了人生命运的困窘或通达因天时、人事而变的道理,因而不必为命途的逆顺祸福感到奇怪。 B.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从三代及后世在礼乐教养方面的变化谈起,认为社会环境对人影响很大。 C.张秀才贤能好学,崇行道义,学有所成,却被免冠,到了无法奉养母亲的地步,作者对此感到悲愤不平。 D.本文作为赠序,语言平实,巧于分析,立意鲜明,最后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点明了作序的目的。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有教养之渐,进有爵禄之劝,苟一不勉,则又有屏黜不齿戮辱之羞。 (2)人事修,则天下之人皆可使为善士,废则虽天所赋予,其贤亦困于时。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注]劳歌:劳作者之歌。亦指忧伤、惜别之歌。四愁:“四愁诗 ”的省称,张衡著,后泛指愁思。 8.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赏析“开”“卷”二字。(4分) ? 9.是个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 10.名句名篇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秋兴八首》) (3)??????????????,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周邦彦《苏幕遮》)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 (6)??????????????,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11.作者认为“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什么?这些证据证明了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 12.文章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