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 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闻 一 多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 北浠水。现代著名诗人、学者 和民主战士,有诗集《红烛》、 《死水》,他提出了诗歌的“三 美”主张,即“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1946年7月,因在悼念李公朴大会上怒斥国民党的罪行,发表《最后一次讲演》而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922年,闻一多从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在美国生活期间,他多次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使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他在1923年一月的家书中写到:“一个有思想之中国青年留居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他毅然决定提前回国,在回国途中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的怀抱。然而他发现了什么呢? 发 现 闻一多 《发现》是闻一多回国后写的第一首诗,它既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心,也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文本研习 1、诗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迸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分析:联系时代背景看,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所以他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2、归国前,作者难道对祖国当时的现状真的一无所知吗? 其实,在美国的时候,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亲爱伟大的祖国被军阀们弄得破碎不堪?他对于天灾人祸交加的祖国情况又何尝不清楚?然而彼时彼地的心情使得我们赤诚的诗人把他所热爱的祖国美化了、神圣化了。诗人从自己创造的形象里取得温暖与力量,当现实打破了他的梦想,失望悲痛的情感就化成了感人的诗篇──《发现》。 ——臧克家 《闻一多的〈发现〉和〈一句话〉》 3、“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表现了诗人归来时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远离祖国后诗人急切地想回到祖国怀抱的心情。 4、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没有 5、文中哪些语言或字眼暗示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恐怖、噩梦挂着悬崖。(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 6、面对噩梦,诗人是否就此逃离?他是怎么做的? 否 诗人先是发出呼喊:哪里是你? 继而肯定:那不是你! 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重! 但诗人并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7、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吗? 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8、如此的失望,如此的悲痛,其结果却是让作者发现了一个事实,那是? 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祖国,在心里!尽管不是梦想中的祖国,在失望面前,爱的却是更加刻骨铭心。) 品味诗歌特色 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