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文的藏书票情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兴文的藏书票情结   吴兴文195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现任远流博识网(北京)文化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版权代理和推广工作,是一位海峡两岸的文化使者。同时他也是一位藏书票收藏家。他的著作《我的藏书票之旅》(2001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藏书票风景》(河南大学出版社)、《图说藏书票》(200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藏书票的世界》(1997年辽宁教育出版社)等,为国内藏书票收藏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藏书票原属西方文人的清玩、雅好,小巧精致的藏书票,代表了藏书票主人的兴趣爱好,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情调。因是贴在书的扉页,以标明书的所有者,所以幅面不大,多为版画作品,以黑白色居多,实际上是缩微的版画。 1891年2月10日伦敦成立了藏书票协会,之后欧美其他国家也成立了类似组织,使藏书票的收藏蔚然成风,藏书票交流、拍卖也随之日益活跃起来。   吴兴文中文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书店工作。一次,他在一本旧书的扉页上发现了一枚精美的版画藏书票,顿时着了迷,立即成了一名藏书票收藏发烧友,从台湾一直烧到大陆。从他收藏第一枚藏书票到现在,已有20多年历史,每年的花费平均在10万元左右。1999年,吴兴文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一家美国葡萄酒庄园网站,刊登出售科柯施卡亲笔签名的藏书票的信息,便马上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了这家葡萄酒公司的信誉度,同时也了解到科柯施卡早期作品的画册和古登堡博物馆收藏图录上都出现过其设计的藏书票。更为重要的是,该葡萄酒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位藏书票痴迷者。最后他以600美元买到了这枚藏书票。这枚藏书票是科柯施卡1930年为温勒制作的,据说现在存世只此一枚。票面上绘一人在黑暗中持一烛台慢慢地前行。      在吴兴文看来,国内多数藏书票收藏家很注重藏书票版画艺术,而他却更注重藏书票背后的名人故事。他收藏藏书票有三个标准:首先藏书票背后要有故事;其次要有艺术价值,设计制作精良;最后才是藏书票的年代。另外,因是个人用品,一款藏书票的印制一般在几十张到上百张。西方藏书人通常选择自己喜欢的版画家为其设计藏书票,所以藏书票里包含了藏书人的爱好、乐趣、理想等。藏书票设计制作者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采用直白的表述手法,如美国总统胡佛的藏书票,因为他曾经是采矿工程师,所以画面上描绘的是采矿的场景;再如英国版画家比韦克为他的一位爱好钓鱼的朋友设计有钓鱼场景的藏书票;有的描绘票主的居所或作品如,马克?吐温的纪念藏书票(图1),票面中间是马克?吐温的故居,四周是他的作品,如《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等。有的则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如以纹章、猫头鹰、老鼠为题材的藏书票。这些都是研究藏书人很好的形象资料。      以票会友         藏书票的收藏,使吴兴文结识了不少圈内好友,如范用、陈子善、董秀玉、梁栋、李桦等。美国的王惠民介绍吴兴文参加了美国藏书票收藏家与设计家协会,使吴兴文的收藏进入快车道。   1990年吴兴文在北京结识了中国版画界元老、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创始人李桦先生,李先生很有兴致地拿出自己多年的珍藏供他欣赏,二人成为至交。吴兴文经常去拜访李桦先生,直到1994年李先生逝世。   20世纪90年代初,吴兴文拜访了原三联书店的老总、著名藏书家范用先生。范先生知道他的爱好,便让他欣赏自己珍藏的20世纪40年代的藏书票。范先生的每款藏书票都牢牢地贴在一本书上,当他看到吴兴文那羡慕的眼光时,还是特地从一本书上剪下一枚藏书票送给吴兴文。看得出范先生是忍痛割爱,此举令吴兴文很感动。这枚藏书票是抗战时期一位版画家根据外国一枚藏书票复制拓印的,描绘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个场景。      1988年吴兴文在上海参加中华文学史料学研讨会,结识了藏书家陈子善先生,陈先生也是藏书票迷,二人遂成为好朋友。经陈子善介绍又认识版画家杨可扬,杨可扬为吴兴文创作了一款三色藏书票。听陈子善说曾在北京琉璃厂淘藏书票发现我国藏书票使用的先驱一著名戏剧家、剧本收藏家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藏书票,吴兴文为之心动,于1989年跑遍了琉璃厂的每一家旧书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书店海王村分店他竟然发现了七八张。   吴兴文心中四大淘书圣地是伦敦十字街、巴黎塞纳河畔、东京神田古书街、北京琉璃厂。1991年他在琉璃厂发现一本清华大学1922―1923年毕业纪念册,上面不仅有清华大学校长梅逸琦和梁思成的照片,还贴有一枚五福祥云的藏书票。他还发现一本1916年之江大学的毕业纪念册,扉页上贴有一枚“扬帆”图案的藏书票。      中国最早的藏书票         藏书票约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小巧精美的画面被国内一些文人所青睐。鲁迅、胡适、巴金、老舍、冰心、施蛰存、叶灵凤等都十分喜欢藏书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