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千零四十八尊鎏金佛像.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千零四十八尊鎏金佛像    十几年前,偶然得自琉璃厂海王?古董店一尊鎏金佛坐像,极小巧可爱,虽然仅高5.7厘米,却一丝不苟,无论面相、衣纹、台座制作均佳,有大像的气势,可谓以小见大。(图1)      值得赏玩的是在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刻有发愿文,字小如粟,共五十字,文曰    周府欲报四恩,命工铸造佛相,一样五千四十八尊供用,黄金镀之。所以广陈供养,崇敬如来,吉祥如意者。洪武丙子四月吉日施。   这发愿文中的“周府”,我原来在《收藏家》杂志发表时误识为“同府”,上海的徐汝聪女士随后也在《收藏家》介绍了这五千四十八尊之中的一尊,释为“周府”,其说为是。洪武丙子即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距今六百余年。    据《明史》,这周府应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洪武三年被封为吴王,十一年(1378)改封周王,十四年(1381)就藩开封。洪武二十二年,朱擅离封地,到早年驻守过的凤阳游玩,不料犯了大忌,按制未经皇帝许可,不得擅离封地。朱元璋闻之大怒,拟流放云南。后经朝臣说情,暂住京师,两年后又恢复爵位。洪熙元年(1425)卒,谥曰“定”,故亦称周定王。   周定王的墓建在河南禹州市无梁镇的老官山,又称明山,太白山,这里林木葱茏,当地人称这座山:“青石寨,红石门,头枕金字石,脚踩莲花盆”,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   1936年时,附近山下王家村的乔黑老汉在犁地时不想牛腿陷入了地中,这才发现了定王墓,但早已被盗掘一空了,今天禹州定王墓已开放为旅游点,买票参观。   几年前游开封,登宋代所建的名为繁塔的砖塔,“繁”字本地人读为“复”,不知何故。据载原为九层,明初时塔身倒塌,只留下今天所见到的三层。此塔的最大特色是塔身各面嵌满了砖雕佛像,正方形,每块砖的边长约三十厘米,有佛坐像,菩萨像,布袋和尚,甚至还有伴虎随行的类似玄奘取经的行脚僧像,共约100余种,7000多块。这些砖雕也相沿称为宋代所造,但我却发现许多块砖雕上刻有“周府施造”的字样,这肯定也是和鎏金佛出自同一周府施造的了,只不过鎏金佛像可从年款上判断是依据朱??的指示所造,繁塔的砖雕是第几代周王修缮砖塔时镶嵌上去的,还要确认。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朱??的儿子朱有炖在洪熙元年(1425) 袭父周王封号。在明初皇帝与藩王之间的权力斗争中,朱??曾遭谪迁、囚禁,朱有炖也受到他兄弟的诬陷。他为了避免猜忌,沉湎声色,寄情词曲,聊以自娱。他的诗文和散曲,多有参禅问道的题材,笼罩着看破红尘的情绪。    据明代笔记载,方士传言河洛阳方向有紫气笼罩,恐有不祥,于是诏毁开封七级繁塔以拔除患惑。如果此事可靠,那么现在这三层塔就是那次毁坏的残留了,既然是为了摧跋周王的王气而毁塔,朱有炖自然深领其意,他不可能参与繁塔的修复。    这个鎏金小佛无意中牵出了朱??的生前和死后,不禁感叹这么小佛竟也能承载这么多的信息,而今却几易其手,物是人非,归于寒斋了。   开封繁塔的修复,周府肯定出了相当的财力,可知朱家是信佛的,尤其是朱??经过了洪武二十二年那次险被流放云南,回京管教的有惊无险的经历,朱??的信佛肯定更为笃诚。   再回到这尊小佛的发愿文上说,为何造五千零四十八尊,我原也不解其意。不想介绍此小佛的文章发表在《收藏家》杂志上,被日本东京的名叫服部法照的僧人看到了。服部氏也喜收藏佛像,几年后巧遇于东京,他认为这五千零四十八的名数是因为《大藏经》有五千零四十八卷,故而造此数目的佛像,是以每尊佛象征一卷大藏经,每铸一尊即与诵读佛经同功,解释令人心服。有点类似南朝付翕付大士发明的佛寺中的转轮藏,即木塔中装贮佛经,每转动一圈,即等同于念了一遍佛经。   这同一批制作的小佛,除徐女士介绍的一尊外,我又陆续发现了多尊(图2-5)。奇怪的是,日本和泉市久保物美术馆举办的《隋唐时代的金铜佛》展览中竟然也展出了这同一批生产的洪武佛像,且标明为唐代。初见之下我甚为惊愕,后来才明白,流入日本的这尊像背后锈蚀严重,不能识别出洪武年款这些字。虽然如此,可毕竟唐佛与明佛样式有别,怎么也不至于混淆如此啊!我给久保物美术馆写信寄上照片,馆长中野澈亲自回信表示感谢,认为想不到明代佛像还保持着唐风云云(图6)。       我的这一尊小佛文章一发表,想不到波及到了上海、东京及大阪地区,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大概这种制作精巧的小佛很受时人欢迎,我发现明代就有仿造了,尽管略显粗率,但格局和发愿文都照搬不变,显然并不是出于获利的目的制作的。(图7-8)    还有一种也不像新仿,但作工粗略,字迹潦草,与上面介绍的洪武佛像,工艺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且台座很高, 尺寸达6.4厘米,说不定是清末民国古玩商干的事(图9)。   近年来拍卖会上也偶见一二,价值都在三至五万左右,是我当年购买的二十倍,如此小品价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