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金庸:影视改编中的个人化叙事.docVIP

误读金庸:影视改编中的个人化叙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误读金庸:影视改编中的个人化叙事   摘要 “误读”在解构主义的理念中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概念,往往是出于后人希望克服前人影响的焦虑。在影视改编过程中,主创人员不同的读解方式都使得“误读”现象不可避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金庸小说的影视改编中,裂变出一股消解、反拨传统文化的思潮,个人化的叙事风格日益显露。   关键词 误读;个人化叙事,颠覆;重构;面具      西方文艺批评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诗论代表作《影响的焦虑》一书中写到:“一部诗的历史就是诗人强者为了廓清自己的想象空间而相互‘误读’对方的诗的历史。”他认为当代诗人就像是具有俄狄浦斯恋母情结的儿子,无法摆脱“诗的传统”这一父亲形象,却又要在不断地搏斗中超越他,于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误读”,达到树立自己诗人形象的目的。不仅仅是诗,这种“影响的焦虑”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学样式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对金庸小说的一再翻拍过程中,编者的改编立场,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影响的焦虑,一种后人希望克服前人影响的焦虑。也正是这种焦虑,导致了文学改编过程中“误读”的宿命。      一、颠覆与重构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政治、经济的全面转型,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发生了新的断裂:原有的意识形态神话逐渐解体,20世纪以来人们那种高昂的政治热情、崇高的文化理想、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求逐渐让位于世俗人生、日常实践和对物质、本能欲望的当下满足,一种不同于30年代的新的文化语境在中国大地出现了。“这种文化语境的变迁无可置疑地影响到90年代中国电影文本的创作,无论是意识形态层面,还是文本的修辞层面、美学层面,它们都构成了对中国电影传统的弱化、转换、消解或反拨。部分影片采用个人化的叙述,关注个人的生存状态,从而弱化了中国电影传统的意识形态特征;还有一部分影片则直接对中国电影传统构成了全面的解构。”   以影片《鹿鼎记》(王晶导演)为例。该片只取了韦小宝进皇宫、入天地会、杀鳌拜等几段情节加以发展,改动之处也不少。如将韦春芳由母亲变为姐姐,将康熙除鳌拜由原来的灵机一动训练小太监,改为召开八旗旗主秘密会议,地址改在丽春院中,将海大富太监由中毒眼瞎改为中毒发疯等等。当然,最大的改动还是风格的变化。《鹿鼎记》原作本以幽默见长、充满讽喻,而电影更是极尽夸张之能事,让陈近南一出场就涂白粉并钻狗洞,一代大侠变成了电影中的取笑对象。《鹿鼎记》之后,还有一部《神龙教主》(林青霞主演),将神龙教主变为女性并与韦小宝情欲纠缠。此片与原著更是相去甚远。这类改编影片的特点是热闹,好看,逗人发笑;同时,以夸张搞怪的形式对各类人物进行了嘲弄。这类影片不再执著于揭示原著深刻的文化内涵,而是对原著进行了颠覆。   严格说来,影片《东邪西毒》(王家卫导演)与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关系并不大,只是借用了书中的东邪、西毒、北丐等人的名号,以及与之相关的若干微不足道的因素,基本上是另起炉灶,重新构思、创作。这样的手法有些类似改编手法中的“借势”――即把原著拿来作为一个“由头”重新创作。导演王家卫从欧阳锋――这个曾受过感情伤害的男人的视角中,展露了过客们寂寞孤傲的身影。黄药师的酒、瞎眼剑客的剑、洪七的刀、慕容嫣的眼神,一切都无法抵挡无垠的荒漠。影片里的黄沙跟清冷的月光,似乎也印证出人生的真谛,一切都将会成为过去,什么人啊事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褪去颜色。或许王家卫是想用它来拯救那些在情感波折中的红男绿女们,而这不只局限于情感哲学,他还影射了大多数港人“无根”的心态。这部影片的特色与成就在于,它的叙述方式及银幕影像令人耳目一新。全片以欧阳锋自述的形式出现,采取了日记体形式结构,使作品具有“作者电影”的特点,富有探索性。《东邪西毒》是一部极具个人特色的影片,甚至可以说,影片本身是对原著内容的一种超越。它的不足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大于它想要表达的内容。   《天龙八部之虚竹传奇》(钱永强导演),以虚竹、阿紫为线索,以逍遥派的争斗为主要内容,原著中支线人物的故事得到想象性的扩展,天山童姥与李秋水之间的恩怨以传奇般的面貌展现出来。结局是众人合力战胜了大反派丁春秋,阿紫坐上天山童姥之位,又一个轮回开始了。这倒也契合原著中宿命、轮回的主题。这部影片写其一支,倒比全貌精致,不能不说是对原著的突破。正如影片《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对张无忌的重新审视,狡黠多智而又野心勃勃的张无忌打破了观众的心理惯式,不仅赋予了角色现代性的思维,更使得观众在对人物的认识过程中拓展了新的视野。金庸小说本就博大精深,改编版本也多,要想突破原著或前人的成就,只有通过创新。电影这种形式本身能容纳的内容就少,另辟蹊径也不失为一种可贵的尝试。   同样,2003电视剧版《天龙八部》第一集中的伏击那场戏将乔峰提前出场,通过30年的对比来诠释乔峰悲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