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见商周青铜器瑰宝
2005年9月22~25日,应上海崇源艺术拍卖有限公司邀请,我们参加了该公司和上海诚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青铜器编纂委员会第一次研讨会和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青铜器专家十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实属难得。在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会上,我们目睹了从国外收购的16件珍贵的商周青铜器,深感幸运。这些青铜器提供了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至中期的青铜标准器,是研究周公家族史及鲁世家的重要实物资料,有重大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这16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计有尊1,卣1,壶2,簋3,鼎1,盘1,1,1,爵1,4。其中7件铸有铭文。现分别介绍如下:
父己祖辛尊通高34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14.7厘米。口沿下饰蕉叶纹,腰和底上部饰饕餮纹,精美细腻。器厚重,达4.5公斤。口部开阔,腰腹鼓起,底为圈足(图1)。有铭文“父己祖辛”4字(图2)。从纹饰和形制分析,时代当属商代晚期。
尊为盛酒器,在祭祀器中仅次于鼎,常用于奉献。《周礼?小宗伯》:“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诏其酌,辨其用与其实。”对其功能有清楚的介绍。
t卣(xiqo yyu)通高19厘米。椭圆形,大腹,有四足,带盖。盖上有钮,盖、体子母扣接。整体为一t鸟形,配以花纹,栩栩如生。盖有?^嘴、凸起的眼和雷纹填地的夔(kuj)纹。盖下沿和口沿各饰一周小圆圈纹,腹部饰以雷纹填地的夔纹。足饰夔纹、垂鳞纹,均以细腻的雷纹填地(图3)。通体纹饰十分精美,融线雕、平雕、凸雕于一身。有商代晚期作风,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商代青铜器珍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卣是酒器的一种。《周礼?(chrng)人》:“庙用修”,郑玄注:“修读曰卣,卣,中尊,谓献象之属。”
周壶通高58厘米。有盖,附两耳,圈足。通体纹饰十分精美。盖饰一周对称的凤鸟纹,回首垂冠,昂首站立。颈饰凤鸟与盖相同,鸟尾分离部分下卷。腹饰十字带纹,带上饰蝉纹,带状稍凸出。圈足饰窃曲纹间以圆目纹(图4)。此器盖与口内均有铭文,共24字,曰:“周乍(作)公日己壶,其用享于宗,其孙孙子子迈(万)年永宝用。。”(图5)铭中的“”字,有学者释“宜”,可商,当属族徽。
壶与尊、卣同为盛酒器,通行于周,盛行于春秋战国。商代也有,但较少见。商代和西周早期的壶,其形制多圆腹、长颈、圈足、贯耳、有盖,也有椭圆或细颈的。到西周后期,演变为兽首衔环或双耳呈兽形,腹大颈粗。壶之用途一般为宗庙礼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诗?大雅?韩奕》:“清酒百壶。”
(xj)簋3件,形制相同,有盖,兽首双耳带,鼓腹,圈足(图6、8)。均有铭文,其中甲、乙二件铭文相同,盖铭曰:“肇乍(作)朕文考甲公宝彝,其日夙夕用厥香(享)示于厥百神,亡(无)不鼎(贞)燹(豳)(奉)香则登于上下,用百福迈(万)年,俗(欲)兹百生(姓)亡(无)不临鲁,孙孙子子其迈(万)年永宝用兹彝,其(世)毋望(忘)。”(图7)器铭曰:“白(伯)乍(作)甲公宝尊彝,孙孙子子其迈(万)年用。”
此二器的花纹十分精美,甲器在圈足上部有一周饕餮纹,乙器无,其余大部分花纹相同。盖和腹均饰满斜方格纹,内填云纹和乳突形纹。此类纹饰通行于商代,周初稍有变化。器身近颈处饰一周饕餮纹,填以雷纹。
簋丙通高19厘米,腹径19厘米,口径19.5厘米。器、盖铭文内容相同,曰:“唯十又(有)一月既望丁亥,王各(格)于康大室曰:朕光尹周师右告于王,王或(赐)佩(fx)、(朱)亢,曰:用事。拜首,对扬王休,用乍(作)朕文考甲公宝,其日夙夕用厥□享祀于厥百神,孙孙子子其迈(万)年永宝用,兹王休其日引勿替。”(图9)共87字,其中重文二。
该器纹饰与上二器有别,在盖面口沿上部饰一周夔纹。夔回首,一角,尾上翘,身作两歧。此类花纹通行于商代和西周初年。
簋在商周礼器中一般是与鼎配合使用的,用于祭祀和宴飨宾客等场合。少则2簋,多则8簋,甚至12簋,依贵族身份等级而定。
鼎通高33厘米,口径39厘米立耳,鼓腹下垂,柱足。近口沿处饰一周夔凤纹,两两相对,昂首,尾下卷,腹饰钩连雷纹(图10)。器内壁有铭文30字,其中重文2,曰:“肇乍(作)朕文考甲公宝彝,其日朝夕用(享)祀于厥百神,子子孙孙其永宝用。”(图11)
鼎是礼器中的重器,用鼎数依贵族身份等级的高下有1鼎、3鼎、5鼎、7鼎、9鼎之别。鼎种类很多,一般特征是两耳三足,耳和足的演变反映时代特征,也是鉴定其时代的依据之一。该鼎两耳直立,柱足,是西周早期的作风。
B 通高22厘米。分裆柱,足上部饰两道三角形纹(图12)。有铭文78字,曰:“唯四月初吉丁亥,王各(格)于师角父宫曰:朕光尹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