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

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   1.关于对“城市”的理解   2、关于对“城市规划”的理解   3、关于对“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的理解   4、我国城市规划的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1、城市产生的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农业生产力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去农业生产者及其家属所需要的份额外,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就是城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 历史上第一批城市都是诞生在农业发达的地区。 2、城市产生的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剩余劳动力 手工业分离 物物交换 市场 镇(雏形) 居住方式和社会分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游牧渔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没有固定居民点 固定居民点 集镇 城市 农村的推力 共同作用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的拉力 (一)早期的城市——城、市分离 城市是由我国古代“城”和“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成 城: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 ━━字的演变: 中文 甲骨文 英文:Urbs:有城墙环绕的城市(伊达拉里亚语) Polis:(古希腊语)城邦 Metro-polis:首府、大都市 Mega-polis (megalopolis):大城市、都会区 Ecumenopolis:世界城市(观) City:城市的总称 ━━文论: 《周礼·地官》:“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 《管子·度地》:“城、廓、沟、池以为固” “内之为城,城外之为廓” 《古今注》:“城者,所以自守也” 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治野兽侵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防御敌方侵略。所谓 “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毁也”。 ▲ 市——交易场所,人口集聚之地。 《周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礼·地官》: “五十里有市”,“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古代常将“市”与“井”连在一起称“市井” 《史记·平淮书》注:“师古曰,古末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买卖,曰市井。” (二)现代城市 城市发展到了现在,早已不是简单的城、市结合,它的职能和组成部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的概念也因而变得复杂,这就是城市定义的多样性和城市标准的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三)关于城市的定义 1、各学科关于城市的定义 [Geography ]━━城市是地处交通方便的环境、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Urban Sociology ]━━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况),是各种社会礼俗和传统所构成的集合体,是在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着传统而流传的那种思想和情感的集中体现。 [Urban Economics ]━━城市是各种经济行为在空间上的集中,是集约人口和集约经济的综合体。 [系统论] ━━现代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结构利用为特点、已聚集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参考《注册规划师考试参考书》(P227) ◆共同点:(各有侧重,亦有共同点) 城市集聚了一定的数量的人口 城市产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方式有别于农村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中心 城市必须提供充分的物质设施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城市定义:依据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把一 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上的政 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们为了生活来到了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集聚在城市。” ——亚里斯多德 (五)关于城市的标准 城市的定义——城市“质”的概念(内涵) 城市的标准——城市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