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池(腑证要穴、皮肤病要穴、降压、清热要穴) 取穴:屈肘,上臂与前臂尽量紧贴,肘横纹外侧终点处 【功能】疏风解表、调和气血 【主治】 1.热病,疮,疥,瘾疹,疟疾。 2.咽喉肿痛,牙齿痛,目赤肿痛。 3.上肢不遂,肘臂无力。 4.腹痛,呕吐,泄泻,痢疾。 5.癫狂,高血压。 6.月经不调。 手三里 定位:曲池下2寸 专治肚脐以上及肩背部疾病 肩上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 主治:手臂无力,上肢不遂 肩周炎 腹痛腹泻 牙痛(下牙),颊肿 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迎香者,迎者应遇,香者芳香之味,香气近鼻无知无觉,刺之即知。 主治:1 鼻塞,鼻出血 2 面瘫 3 胆道蛔虫病 足阳明胃经 分支最多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 治病养生,均需顾护脾胃,胃经首当其冲 地仓 鼻为天,通气,口为地,纳谷。 储藏谷物之粮仓 定位:嘴角外与瞳孔下直线交点 主治:流口水 面瘫 滑肉门 定位:脐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此处内为腹膜油脂,外为腹部松软之肉,深部为小肠,柔软润滑 主治:痰湿肥胖 胃痛,呕吐 癫狂 天枢 【定位】脐中旁开2寸。 【功能】调中和胃、理气健脾 【主治】便秘 月经不调、痛经 腹泻 水道 定位:脐下三寸,旁开2寸。即关元穴旁开2寸 主治:小腹胀满 小便不利 经行不畅,痛经 足三里(强壮保健要穴、降压降糖要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 若要身常安,三里常不干 肚腹三里留 内庭 定位:第二、第三脚趾趾缝处 主治:1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五官热性 病 2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 3足背肿痛 4泻胃火,抑制过盛的食欲 足太阴脾经 运化食物的养血大脉 脾主统血 统血大经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在此交会)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健脾化湿、舒肝益肾、理血调经 【主治】 1.脾胃虚弱,肠鸣腹胀,腹泄,饮食不化。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崩漏,产后恶露不行,痛经。 3.小便不利,遗尿,水肿,失眠。 4.梦遗,遗精,阳痿,阴茎痛,阴挺,难产,疝气。 阴陵泉(化湿要穴) 取穴:膝盖内侧横纹下摸到突起骨,顺此骨向下方内侧摸有一凹陷处 【功能】健脾化湿、利尿消肿 【主治】 1.腹胀,暴泄,黄疸。 2.小便不利,失禁,水肿,喘逆。 3.妇人阴痛,阴茎痛,遗精。 4.膝痛。 手少阴心经 调理神志 养心 神门 【定位】正坐,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能】安神定志,宁心清热 【主治】 1.心痛,心烦,健忘失眠, 惊悸怔忡,痴呆悲哭, 癫狂,痫证。 2.掌中热。 手太阳小肠经 跨越腕、肘、肩三个关节 疏通经气的护肩大脉 后溪 取穴:手握拳,小鱼际处鼓起一点,即感情线起点 后溪为督脉提供水源,专治督脉病 主治:颈椎病 落枕 听宫 定位:耳屏前,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 牙痛 足太阳膀胱经 护佑全身的通调大脉 穴位最多的一条经 攒竹 定位:眉头凹陷中,目内眦直上 主治:1 头痛,眉棱骨痛 2眼皮跳,眼睑下垂,流泪,目赤肿痛 3打嗝 玉枕 定位:后发际往上推,突起骨下凹陷处 主治:1 头项痛,目痛 2 鼻塞 3 脱发 委中(腰背委中求) 取穴:侧卧屈膝,腘窝中点 【功能】舒筋活络、清热止痉、祛瘀镇痛 【主治】 1. 腰痛,背痛,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肢痿痹。 2. 中风昏迷,半身不遂。 3. 丹毒,疔疮,腹痛,吐泻,中暑。 4. 衄血不止 5. 自汗,盗汗,疟疾。 6. 遗尿,小便难。 承山(治痔要穴) 【定位】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功能】舒筋利腿、理肠疗痔 【主治】 1. 腿痛转筋,腰背痛。 2. 腹痛,便秘。 3. 鼻衄,痔疾。 昆仑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清利头目、舒筋通络、催产下胎 【主治】 1. 头痛,项强,肩背拘急,目眩,鼻衄。 2. 惊痫,难产,疟疾。 3. 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至阴(胎位不正艾灸此处) 【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0.1寸。 【功能】醒脑开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