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课人:赵 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下语文 郑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 * * ——《山海经》 * 学 习 目 标 3、学习夸父不畏艰难,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2、结合文下注释积累逐走、入日、欲、大泽等文言知识。 1、感情充沛的朗读课文。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资料讲坛,我做主 *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他们的两只耳朵上各穿一条黄蛇作为耳珰,左右两手里各握一条黄蛇。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 夸 父 其 人 * 经典神话,我诵读 1 听读 2 自由读 3 小组竞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1、个人翻译两分钟。 (对照课下注释、工具书,标出疑难字词。) 2、小组释疑两分钟。 (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若有问题,记下来,全班解决。) 3、小组风采展示。 自主翻译,我学习 (从准确、流畅、文采三个方面给予完善和评价。) *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 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 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竞跑,赛跑 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想要 黄河 渭水 向北 大湖 中途 桃林 * 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画面栩栩如生,你认为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日? * 走(逐) 饮 渴 死 化 理清思路 * 请选取你最喜欢的画面,创造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可加入适当的描写,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 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夸父魅力,我感受 * 所以,现在人们常以“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 这些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 * 神话精髓,我探究 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 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文 章 主 题 * 课外阅读《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发鸠之山:山名。 [2] 柘木:柘树,桑树一类。 [3]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衔接阅读,我练习 *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 1、解释下列变色的词语: ⑴北二百里(?? ) ⑵曰发鸠之山(??????? ) ⑶其状如乌(???? ?? ) ⑷其鸣自詨( ??? ) ⑸溺而不反(???? ) ⑹故为精卫(? ) ⑺以堙于东海(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翻译: ?. ②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翻译: 向北 叫 像 溺水 所以 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呼叫 填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