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版《元曲三首》课件PPT
元 曲 三 首课件设计制作: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张少军 教学目的一、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二、理解元曲的平民特色:旁观的心态、叛逆的精神、幽默的情趣。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代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元杂剧,一是元散曲。元散曲是诗歌,散曲包括套数和小令。套数由同一个曲调的若干曲子组成。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元杂剧把歌曲、说白、舞蹈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和《墙头马上》。 套曲(套数、散套)沿自诸宫调,是由同宫调的二支以上的曲子相联组成,成为有头有尾的一个整套曲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整套必须有两支以上同一宫调曲子互相联缀而成。 2、每套作品除了用带过曲作结以外,大多数在结束处有一尾声。 3、整套作品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中间选用的调数可多可少。(少则二、三调,多则二、三十个曲调)不管散套多长,采用多少曲子联缀成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套数应标明该曲子属于何宫调。 马致远( 1250 ? ---1321? ):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其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语言优美,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知识积累1.字音蟾宫( )南柯( )蒯通( )chánkēkuǎi 2.字义南柯一梦: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做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见于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后来用于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因萧何推荐,做了大将军,建立功勋,后被萧何诱骗,死在吕后手里,所以引申为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情反复的讽刺。今谓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强秦灭亡项羽自刎 刘邦兴汉韩信成败 蒯通装疯列举到的历史事件:理解关键:“梦说南柯” “醉了由他” 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否定,对说不清功过是非的现实政治表示了反感,表现了自己超然物外的态度。【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析津志》: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被称为“十三世纪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颂扬民众、特别是青年妇女的抗争精神,在现实的深刻描绘中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其代表作《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等数百年长演不衰。 鉴赏: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1)点明描写的时间和内容。(2)比较这句和欧阳修“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不同韵味。 一写别时,一写别后,情味各臻绝致。(3)“一点”与“几时”对举的妙处。 看似“一点”,实却无休无止;着一“几时”,却表明伤痛之永难消失。鉴 赏: 凭栏拂袖杨花雪 这一句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试描述之。 倚着栏杆凝望着情人远去,如雪的杨花纷纷飘落在身上也全然不觉。情人走远了,还在凭栏远眺,频频招手,在招手拂袖间杨花才被拂开去。寄情于景,令人心痛欲碎。动作看似随便,却饱含思妇的无限愁肠。 鉴 赏: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诗句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 情人沿溪而行,渐去渐远,想再看一看,但小溪曲曲折折,高山重叠阻遮,挡住了女子的视线,终于看不到那远去的身影。 离别的沉痛之情,全凝聚在“人去也”这一声撕心裂肺的长叹之中。有如《西厢记·长亭送别》名句:“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