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生物农药—病毒教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节 病毒农药; 病毒是非细胞形式的最小有机体,是一种最原始的生命形态。 一个病毒由两部分构成:内部是核酸,外部是衣壳,成分是蛋白质。;2、病毒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而其他生物一般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病毒依靠自身的核酸通过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复制,而不是通过二分裂或类似二分裂方式在特定的宿主活细胞中进行繁殖;;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含核糖体,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脱离宿主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代谢活动; 病毒对抗菌素或其他对微生物代谢途径起作用的因子不敏感; 病毒对宿主DNA复制有一定指导性。;3、病毒的复制;复制周期;4、昆虫病毒分类与性状;昆虫病毒包括两类;昆虫病原病毒:是指以昆虫为宿主并对昆虫有致病性的病毒,超显微没有细胞结构,在活细胞里专性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 在活体外具有一般大分子的特征,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三、昆虫病毒研究历史和现状 家蚕和蜜蜂黄疸病。中国陈旉所著《农书》(1149)中即有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病的记载,即中国农民俗称的“脓病”。 20世纪初才证明“脓病”病原是核型多角体病毒 1949年加拿大引进欧洲云杉叶蜂NPV(核多角体病毒)控制害虫。 1940-60年代主要应用细菌防治,70年代才利用病毒。 1981年,对病毒病的描述,几乎遍及昆虫纲的各个目,记载了800多种寄主昆虫和螨类的1200种病毒病。 1980年代,我国已经分离出200种以上的昆虫病毒。;俄:黄叶蜂NPV、甘蓝夜盗蛾、舞毒蛾、美国白蛾、天幕毛虫等。 捷:美国白蛾GV 法:松带蛾CPV 日:1974年注册了赤松毛虫CPV,直升飞机喷洒。还对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GV进行研究利用。 埃及、中:斜纹夜蛾NPV 新西兰:牧草蝙蝠蛾WNPV 斐济:独角仙病毒; 国际上已报道过的昆虫病毒有1600多种,分属于6个目的昆虫,60%为杆状病毒,能引起1100种昆虫和螨类发病,可控制近30%的粮食和纤维作物上的主要害虫。 至少有60多株进入大田应用或示范,约20多株制成杀虫剂,仅就俄罗斯而言,1990年已有14种病毒杀虫剂,其中有7种年总产量为60多吨,防治面积150万公顷。 1971年,棉铃虫NPV在美国成为第一个商品化制剂,1987年美国加强了对舞毒蛾、黄杉毒蛾、苜蓿尺蠖等NPV的研究。 ; 我国已报道220种,250株,绝大部分为杆状病毒,寄生在70多种寄主中。 始于60年代,先是调查、收集,70年代后做了大量工作。1987年我国将棉铃虫NPV投入商品化生产。 北京、广东(斜纹夜蛾NPV)、武汉、华东(棉铃虫NPV)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国有20株进入大田应用或示范,7株制成制剂,先后建立5座工厂,一种新的生物农药产业。;从防治对象来看,可分为二个阶段: 40~60年代:食叶性森林害虫; 70年代后:农业害虫。 从病毒生产方式,二个阶段: 40年代到60年代:野外采集; 之后:人工饲养虫制成杀虫剂。;四、病毒杀虫剂的优点 选择性好: 不损伤天敌,不易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 传播性强: 很快扩散蔓延,造成流行病。 持久性长: 包涵体可抵抗不良环境,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4) 经济效益高:剂量低,使用简便。 5) 安全无害:无残留。;五、病毒杀虫剂的缺点 1) 防治效果慢:10天,潜伏期较长,往往降低其商业价值和实际效果。 2) 防治谱窄:不能成功地用来防治种植地区生长季节内繁衍的多种害虫。 3) 受到温度、阳光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4) 不易生产 (活体生物培养)。;;六、DNA病毒杀虫剂; 杆状病毒;感染病毒的幼虫形成大量包含体,扩散、传播 杆状病毒有宿主专一性,宿主仅限于节肢动物,对脊椎动物、植物完全不感染——应用安全 主要见于昆虫体内,是已知昆虫病毒中类群最大、发现最早、研究最多,且实用意义最大的 主要应用: 1)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 2)作为杀虫剂,有效地控制农业害虫的发生,并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1) 研发现状 二十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昆虫杆状病毒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 有20种左右杆状病毒杀虫剂进入田间试验或实际应用,包括: 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苜蓿银纹夜蛾、春尺蠖、舞毒蛾、木毒蛾、美国白蛾、甘蓝夜蛾、茶毛虫、灰茶尺蠖、茶尺蠖、大蓑蛾、油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