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22-C3萃取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萃取技术;(3)浸取溶剂用量及浸取次数 用量大,浸取效率高,但相对来讲,各种成本会高。 用量少时,可以多次浸取。 (4)浸取溶剂的pH值 我们在介绍各种方法的时候,一再地提到pH值对方法实施效率的影响。那么,在这里常用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碱性物质提取皂苷等。;3、浸取辅助剂;4、浸取操作条件的影响;(3)浸取压力,应用于结实难浸润的固体物料,一种是密闭升温使压力加大。一种是通过加压设备,不加热。效率相同。;三、浸取方法;液-固萃取的应用;拓展知识--中药化学成分类型;1糖类:为中药中普遍存在的成分类型,包括单糖、低聚糖、多糖。单糖是糖的基本单位;低聚糖是由2~9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多糖是由10个以上至上千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聚物。 2. 苷类 为一类经水解后可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非糖部分叫苷元。苷具亲水性,苷元具亲脂性。 3. 醌类化合物 是一类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有一定的酸性。游离醌类多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或难溶于水。结合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中,在热水中也可溶解。;4. 苯丙素类化合物 是一类分子中以苯丙基为基本骨架单位(C6-C3)构成的化合物。其中香豆素和木脂素为其典型化合物。 香豆素 其基本骨架可视为由邻羟基桂皮酸形成的内酯,在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水解开环,生成能溶于水的顺邻羟桂皮酸的盐,加酸后可环合成为原来的内酯。 5. 黄酮类化合物 泛指具有两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类化学成分。多具有酚羟基,显酸性。 6. 萜类和挥发油 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其基本母核的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为萜类化合物。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物质。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具芳香味,常温下能挥发,有较强的折光性和旋光性;; 7. 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8.甾体类化合物 :是一类结构中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甾核的化合物。 9. 三萜类化合物 :是一类基本骨架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 10. 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为一类分子较大、结构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蛋白质结合成难溶于水的鞣酸蛋白。为亲水性物质。 其水溶液遇重金属盐如醋酸铅、醋酸铜等能产生沉淀,还能与蛋白质、多种生物碱盐类形成沉淀。;第四节 其他萃取技术 一、双水相萃取分离理论 1、概念:双水相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个水相(两种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分离的方法。 ;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种新技术。 向水相中加入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形成密度不同的两相。轻相富含某一高分子化合物,重相含盐类或另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因两相均含有较多的水,所以称为双水相。; 2、原理: 同水-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分配系数体现),但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 聚合物之间的不相溶性,即聚合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使相互间无法渗透,从而实现两相的分离。;萃取体系: 密度小的上相(轻相); 密度小的下相(重相)。;3、双水相萃取过程: (1)双水相的形成、 (2)溶质(被萃取组分)在双水相中的分配 (3)两相的分离。;4、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① 分离和提纯各种蛋白质。 使用PEG/(NH)4SO4(聚乙二醇)双水相体系。经一次萃取从α-淀粉酶发酵液中分离提取α-淀粉酶。条件为PEG1000(15%)/(NH)4SO4(20%),pH值为8,α-淀粉酶收率为90%。;② 提取抗生素和分离生物粒子。 使用PEG/(Na)2PO4双水相体系,从发酵液中将丙酰螺旋霉素萃取出来。PEG(2000)(14%)/(Na)2PO4(18%),pH值为8~8.5,收率也较高。;分离物质;二、超临界流体萃取 1、概念: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对物质进行溶解和分离的过程。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一种流体(气体或液体),当其温度和压力均超过其相应的临界点数值时,该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流体。这时候的混合物处在气液不分的状态,既有气体的性质又有液体的性质,是一种连续的流体。 ;1822年, Baron C.Cagnaird 发现,如果加热某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时,无论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迫使该气体成为液体,那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个温度使气体变为液体的最低压力,叫临界压力。在这个条件以上的任意气体知道处于超临界。 ;原理: 萃取剂: 超临界条件下的气体 粘度低,接近零的表面张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