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收和转运 无机碘极易被吸收,进入肠道后1h内大部分吸收,3h内完全吸收。 有机碘在消化到降解,脱碘后,以无机碘的形式被吸收。与氨基酸结合的碘可被直接吸收。 吸收的碘经血浆转运。 2. 吸收与代谢 分布和储存 吸收的碘转运至血浆,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包括甲状腺、唾液腺、乳腺、生殖腺、胃粘膜。 体内的碘主要储存在甲状腺,占体内碘量的一半以上,约8~15mg,但只能维持机体2~3个月的需要。 代谢和排出 甲状腺素分解脱下的碘: ⑴ 部分被重新利用。 ⑵ 经尿排出80%(90%是无机碘,10%为有机碘)。 ⑶ 经粪排出10%(主要是未被吸收的有机碘)。 ⑷ 少部分经肺、皮肤、乳腺(易致授乳期甲状腺肿)。 3.碘缺乏与过量 碘摄入不足将导致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成人:甲状腺肿(goiter) 婴幼儿:呆小症(克汀病)(cretinism) 碘摄入过量引起碘性甲状腺肿,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生长发育和新组织增加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形成新的组织及新生组织的新陈代谢均需要能量 孕妇孕期子宫、胎盘等组织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乳母泌乳需要额外的能量 病人康复额外能量 三 能量的供给 正常成人三大产能营养素在总能量供给中的适当比例为 碳水化合物 55-65% 脂肪 20-30% 蛋白质 10-15% 年龄越小,蛋白质及脂肪的供能占的比例相应增加 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除了碳、氢、氧、氮以外的元素统称为矿物质,也叫做灰分或无机盐 矿物元素 常量元素 (macroelements,占人体质量0.01%以上) 钙、磷、钠、钾、氯、镁、硫(7种)。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s or trace elements,占人体质量小于0.01%) 必需:铁、碘、锌、硒、铜、氟、铬、锰、钼、钴(10种) 可能必需:镍、硅、硼、矾(4种)。 低剂量有功用:铅、镉、汞、砷、铝、锡、锂(7种) 一 概述 1.矿物质的特点 矿物质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在代谢过程中消失,因此必须通过膳食补充。 矿物质在体内分布不均匀。 不同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某些无机元素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剂量带和毒害剂量带距离较小。 2.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维持细胞渗透压、酸碱平衡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构成酶的辅基、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 3. 矿物质缺乏 我国人群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锌、铁、碘、硒等。矿物质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1.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的分布不平衡 2.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矿物质拮抗物 3.食物加工过程中造成矿物质的损失 4.摄入量不足或不良饮食习惯(挑食、摄入食物品种单调等)可使矿物质缺乏 5.生理上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较易引起钙、锌、铁等矿物质的缺乏。    4.食物中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 化学形式 颗粒大小和溶解性 食物组成 烹调加工 年龄、性别、生理状态 5.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酸性食品: 凡食物中含S、P、Cl 等元素的总量较高,在体内经代谢最终产生的灰质呈酸性,称酸性食品。 通常含Pro、脂肪和碳水物的食物,成酸元素较多。常见的酸性食物有鱼、肉、蛋、禽、谷类;硬果中的花生、核桃、榛子;果中的李、梅。 5.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碱性食品 凡食物中K、Na、Ca、Mg 等元素含量较多,体内经代谢,最后产生的灰质呈碱性,称碱性食物。 常见的蔬菜、水果、豆类、牛奶;硬果中的杏仁、栗子、椰子等属于碱性食品。 食用油、黄油、食糖、淀粉等不含上述成酸成碱元素,体内代谢后呈中性反应。 二、钙(calcium)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成人体内含钙约为850~1200g,相当于体重的1.5~2.0%。 99%以羟磷灰石的形式集中在骨骼牙齿 1%以游离状态或结合状态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构成混溶钙池(miscible calcium pool) 混溶钙池与骨骼中的钙维持着动态平衡 钙平衡调节因子:⑴ 甲状旁腺素⑵ 1,25 -(OH)2D3 ⑶ 降钙素⑷ 钙调素⑸ 其他(胰岛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雌激素、睾丸酮)。 1.钙的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牙齿。 促进酶的活性。 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 参与凝血过程、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细胞内胶质的稳定。 2 钙的吸收和排泄 ⑴ 膳食成分对钙吸收的影响 ①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 植酸和草酸、膳食纤维、脂肪酸、某些碱性药物(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 ②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Vit D、乳糖、某些氨基酸、磷肽、某些抗生素(青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等) ⑵ 机体生理状态对钙吸收的影响 ① 婴儿、孕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