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本教材是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编写的重点教材之一。它也
是多年来教学实践的产物。我们曾经以本书的体系及其内容在复
旦大学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经济学、科学管理等院(系)本科生的
课程中施教,并作为研究生的主要参考读物,反映良好。最后决定
组织编写,经过两年的逐章逐节的讨论,始成此书。
本教科书是从以下几点基本认识出发的:
第一,理论建设的问题。在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领域里,国际
贸易的纯理论从亚当 ·斯密、李嘉图到现在已历经递变,这是众所
周知的事。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们的理论发展总是与
国际经济实践的发展相联系的。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当时急
于开拓世界市场的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与英国地主阶级关于
“谷物法”的存废问题长期辩论的产物;从马歇尔对比较利益学说
的发展到“ 模型”和后来的“产品周期论”、“人力资本”等学
HO
说,是资本和技术的因素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显示其力量的这
一事实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反映;二战后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
所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促使经济学家们寻找新的理论解释,于
是出现了“部门间贸易”和“企业间贸易”或“公司内部贸易”的理
论。诚然,资产阶级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理论缺
陷,但是他们的理论发展总是随着国际经济实际的发展而不断更
新、补充并力图对新情况作出新解释。他们的理论一般都要接受
数量(各项实际的统计数据)的检验。实践是他们衡量或筛选理论
的标准。这些特点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
·1 ·
易理论,当然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虽
然没有能按照他们原来的计划写出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国际经济的
一部分,但关于国际贸易的主要思想(如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分
工、国际价值等)已经在一些经典著作中作了很深刻的阐述。 问题
在于我们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联系中国和世界范围的实际
来发展它。马克思本人是主张事物要发展的,他的整个理论体系
已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例如他并没有把十七世纪的国际分工同
十四、十五世纪的国际分工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同一事物。马克思
承认历史发展并勇于为这些发展赋予理论上的新解释。作为马克
思主义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去做马克思不愿做,也没有教导我们去
做的事——— 固步自封。因此在国际贸易的理论建设中,有一个遵
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继续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批判地吸收西方
资产阶级学说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又是一个发
展中的国家,它本身就具有很多特点,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
上,理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的国际贸易
理论。
第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问题。我们的国际贸易学当然要解
释世界上的国际贸易实际,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更要联系中国的
实际,要以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来丰富我们的理论,并从理论上提
出指导中国对外贸易实践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这样才能使社会主
义中国的国际贸易学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有的同志担心实际情
况千变万化,强调联系实际会给科学发展带来不稳定性。其实,这
种担心是多余的。复杂多变的事物经过科学的抽象与概括,自然
会显示出规律,必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正是科学(包括自然
科学与人文科学)应承担的任务。当然所谓稳定性也是相对的,
事物在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科学的稳定性也是在不稳定的发
展中的相对稳定而已。科学的生命力正在于这种不稳定中的相
对稳定。若谋求一劳永逸的绝对稳定,那就是理论的僵化和科
·2 ·
学的萎缩。
第三,从世界范围的眼光来看待国际贸易的问题。 国际贸易
顾名思义是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国际经济活动。一个国家不可能在
封闭状态或半封闭状态下进行最有效率的国际贸易并从中得益;
也不可能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只要把 1979
年前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实践与理论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其中
明显的差别。因此,必须把国际贸易放在整个世界经济活动中去
考察它们的关系、变化与特点。 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世界国际贸易
中的一部分。忽略了这一点,在实践中就会失败,在理论上就会闭
塞。这就是矛盾特殊性与矛盾普遍性相互关联的辩证法在起作用。
本教科书就是基于以上三点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