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琴丛谈
郭向东 编著
中国民艺出版社
目 录
◇古琴 1
◇弦内知音— — 古琴篇 2
◇中国古琴琴史与乐派介绍 10
◇中国古琴的琴制 18
◇太古遗音— — 琴曲题解 22
◇唐人诗意— — 琴诗集成 31
◇古琴的声音 40
◇古琴漫话 42
◇古琴的鉴别良琴的选择 44
◇古琴专题— — 琴道 47
◇古琴的鉴别 49
◇名琴简说 51
◇部分古名琴详细介绍 53
◇古琴的制作 63
◇古琴的演奏形式 65
◇古琴的演奏技巧 66
◇古琴音乐艺术发展简史 72
◇古琴丝弦濒临失传 81
◇古琴的定弦及演奏 82
◇古琴:孤芳已难自赏 83
◇古琴美学思想概论 87
◇琴说 95
◇琴派100
◇什么是琴派100
i
目 录
◇名派简介102
◇琴歌106
◇梅庵琴源10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琴人 112
◇隋唐时期的琴人 119
◇宋元时期的琴人124
◇元代的琴人131
◇明清时期的琴人133
ii
古 琴 丛 谈
◇古琴
古琴,亦称“七弦琴”,史籍之中多称“琴”。唐诗中有“泠
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之名句,“泠泠七弦”指的就是古琴。
春秋擂鼓墩墓与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琴”更证实了它的历
史之长久,《诗经》、《尚书》等古籍和唐宋诗词也常常见到有关
“琴”与琴乐的继续。所以,古琴是中国历史十分悠久的一件
民族乐器。至今大型博物馆和琴家私人收藏中还能见到唐、宋、
元、明、清年代的古琴。
古琴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 (也有用其他松质木材)和
一块梓木底板 (也有用其他硬质木材)胶合而成,外表髹以中
国大漆。琴宽的一端为头部,下面有七个可以调音的小轴,叫
做 “轸”,琴面外侧嵌有十三个小圆形的标志,叫做 “徽”,为
泛音和按音音位的标志。琴面系弦七根,外侧至内侧由粗至细,
横置于琴桌上演奏。与很多乐器相比较,古琴有如下独特之处:
古琴弦的有效振动弦长超出一般乐器的弦长,振幅宽大,音质
低沉浑厚,幽静古朴;古琴的琴面即指板,无品无柱,出音孔
开于底板,向下传音;琴上存有一百多个实用的泛音,堪称乐
器之最。
·1 ·
古 琴 丛 谈
◇弦内知音——古琴篇
中国音乐纵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实际上从远古至唐末,
直接的声音材料(乐谱)极为贫乏。所以研究古代中国音乐史只
能从一些间接的资料(如文献、乐器、雕刻、绘画等)入手。古
琴是中国乐器中保留有较多声响资料的乐器之一,所以欲了解
中国古代及传统的音乐风貌,古琴实在是一不容忽视的音乐宝
库。源远流长的古琴音乐已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美学、乐律、
记谱法、弹奏法、指法等等体系,故历来有琴道或琴学之称。
本文将古琴艺术此种种不同体系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一、琴制
1、形制
古琴属於平放弹弦类(zither)的乐器。共鸣箱由两块长约三
尺六十的木板胶合而成,头宽尾略收窄,琴面为桐木而琴底为
梓木。琴身全部上漆,琴面头部镶有一块称承露的硬木,木上
有七孔的贯琴底以便穿琴弦,承露左面另一称岳山的硬木用以
架弦。琴尾月牙形缺口处两端用红木镶嵌两片边饰称为焦尾(或
称冠角) ,起系弦和使琴身垫平的作用,焦尾中间为龙龈。琴面
镶嵌上十三个螺钿的圆点叫“徽”,用以标记琴的音位。近岳山
的是一徽,中间较大的是七徽,近琴尾的为十二徽,徽位是根
据琴面的长度分成若干等分来排定的。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
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的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
琴底有两个长方形的孔作为共鸣,位於琴底的中央(约於琴面的
四徽与七徽间)长六寸许的为龙池,而再下十寸多(位於琴面十
徵与十二徽之间)长约三寸的为凤沼,在凤沼之右另有足池以插
上两只雁足。琴面的七条弦的头部系於绒头,绒头再系於琴轸,
·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同步导学大课堂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育.pdf
- 《高中同步导学大课堂语文新闻阅读与写作选修...》教育.pdf
- 《高中物理创新数学设计(九十七)》-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 《高中物理实验册:配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教育.pdf
- 《高中一年级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三十二)》-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 《高中英语创新教学设计(二十九)》-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 《高中一年级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五十一)》-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 《高中物理创新数学设计(七十一)》-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 《告诉你一个美国(三)》-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 《歌德谈话录》-青少年经典教育读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