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框剪结构小区多层商住楼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

江苏框剪结构小区多层商住楼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框剪结构小区多层商住楼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通州区宝龙街·雅苑位于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渔湾村,工程北侧靠河流、南临渔湾中路、东近规划道路。小区规划以三幢八层住宅楼、二幢多层商铺和三幢多层商住楼及地下一层汽车库组成,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地上19651m2,地下1676 m2。 A#、B#楼地上主体二层,建筑主体沿口距室外地面高度7.95M,拟采用?48钢管搭设卸料平台。C#楼地上六层,建筑主体沿口距室外地面高度19.6M,总建筑面积4458m2;1#楼地上六层,建筑主体沿口距室外地面高度19.6M,总建筑面积3475m2;2#楼地上六层,建筑主体沿口距室外地面高度19.6M,总建筑面积3008m2;3#楼、4#楼、5#楼建筑主体沿口距室外地面高度24M,总建筑面积5859m2。 二、使用材料: 两侧挑架采用【16a槽钢,两槽钢间采用【10a槽钢焊接相连,间距850。周边防护立杆采用?48×3钢管与之焊接相连,高度1050㎜。水平横杆2道,密网封闭。 悬挑型钢卸料平台平面尺寸自建筑外边缘向外悬挑槽钢梁长4.9米,支承于楼层内钢梁锚固长度2.6米,钢平台宽度为1900mm,外脚手架宽1米,卸料平台平面图示如下: 三、卸料平台平面布置图 1#楼、2#楼、3#楼、4#楼、5#楼卸料平台平面布置详见各单体楼层平面布置图。 卸料平台两侧设有拉绳,并在相应卸料平台位置的上一楼层面上设吊环,两吊环间距S=500+1900+500。详细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调整,遵循上、下层卸料平台位置应错开布置的原则。现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荷载计算拟定此方案,卸料平台平面布置图如下: 四、型钢悬挑卸料平台计算书 卸料平台名称 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类型 主梁垂直建筑外墙 平台长度A(m) 4.9 平台宽度B(m) 1.9 卸料平台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 U形钢筋 主梁间距L1(m) 1.9 次梁间距s(m) 0.85 次梁外伸长度m(m) 0 内侧次梁离墙水平距离a(m) 1.5 外侧钢丝绳离墙水平距离a1(m) 4.5 外侧钢丝绳拉绳点与平台垂直距离h1(m) 2.9 内侧钢丝绳离墙水平距离a2(m) 1.8 内侧钢丝绳上部拉绳点与平台垂直距离h2(m) 2.9 钢丝绳夹个数 3 2、荷载参数 面板自重Gk1(kN/m2) 0.39 次梁自重Gk2(kN/m) 0.098 主梁自重Gk3(kN/m) 0.1689 栏杆、挡脚板类型 栏杆、木脚手板挡板 栏杆、挡脚板自重Gk4(kN/m) 0.15 安全网设置 设置密目安全网 安全网自重Gk5(kN/m2) 0.01 施工活荷载Qk1(kN/m2) 2 堆放荷载Pk(kN) 10 堆放荷载作用面积S(m2) 5.7 施工活荷载动力系数 1.3 3、设计简图 型钢悬挑式_卸料平台平面布置图 型钢悬挑式_卸料平台侧立面图 节点一 4、面板验算 模板类型 木脚手板 模板厚度t(mm) 70 截面抵抗矩W(cm3) 49 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受力简图如下: 计算简图(kN) 取单位宽度1m进行验q=1.2×Gk1×1+1.4×(1.3×QK1+Pk/S)×1=1.2×0.39×1+1.4×(1.3×2+10/5.7)×1=6.564kN/m 抗弯验算: Mmax=0.100×q×s2=0.100×6.564×0.852=0.474kN·m σ=Mmax/ W=0.474×106/(49×103)=9.679N/mm2[f]=15N/mm2 面板强度满足要求! 5、次梁验算 次梁类型 槽钢 次梁型钢型号 10号槽钢 截面惯性矩Ix(cm4) 198.3 截面抵抗矩Wx (cm3) 39.7 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弹性模量E(N/mm2) 次梁内力按以两侧主梁为支承点的简支梁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1.2×Gk1+1.4×1.3×Qk1)×s+1.2×Gk2=(1.2×0.39+1.4×1.3×2)×0.85+1.2×0.098=3.609kN/m p1=1.4×Pk=1.4×10=1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2=(Gk1+Qk1)×s+Gk2=(0.39+2)×0.85+0.098=2.129kN/m p2=Pk=10kN ⑴、抗弯强度 计算简图(kN) Mmax=q1(L12/8-m2/2)+p1×L1/4=3.609(1.92/8-02/2)+14×1.9/4=8.279kN.m σ=Mmax/(γxWX)=8.279×106/(1.05×39.7×103)=198.602N/mm2[f]=205N/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