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报告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报告精选

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报告 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报告 2005年3月5日至14日,我作为江苏SigAm聋教育考察团的成员之一访问了挪威,在挪威手语协会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先后走访了挪威手语协会(Signo)、奥斯陆大学、挪威教育科技部基础教育司以及奥斯陆和倍耳根两城市的聋人中心和学校,所到之处受到了挪威特殊教育有关机构和中心的热情接待,使我们对挪威特殊教育的理念、体系、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归类汇报如下: (一)挪威特殊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和重视残疾人的权利和地位,一切以残疾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残疾人的教育实现了超前发展 1、一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一份个别教学计划、一盘手语录象带反映了挪威特殊教育的先进理念:残疾人也是人,应该享有正常人拥有的一切权利。他们需要正常人的尊重和帮助,而不是同情和怜悯。挪威人的这一理念渗透在他们的各项工作中,在残疾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撇开公共事业上完善的残疾人设施不说,在教学上,他们把残疾人以及他们家庭的愿望作为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出发点,在首都奥斯陆的斯高顿中心(Skadaien),校长Haavik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教学原则:⑴教学以人为本,在这里就读的聋孩子以何种语言作为第一语言,决定权在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手中,而不是学校。据他们统计全国400多名聋生,选择手语作为第一语言的约有135人。由此可见,多数聋孩子家庭还是选择了挪威语为第一语言,但这并不妨碍手语的学习,考虑到聋孩子将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所有聋孩子都应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即双语学习。⑵为每一个残疾孩子制定一份个别教学计划以及个人档案,有专人负责实施,毕业以后随着该生生活地址的改变移交相关政府部门(AKS中心聋盲部主任雷豪森)。⑶挪威实行全国统考,考试采用和普通学校一样的统一的试卷(教材也是一样),为了保证聋生的权利,政府为聋孩子配备制作了考题手语录象,帮助他们加深对题目(特别是数学题目)的理解。反思我们国内的特殊教育,往往从听人的主观想象出发,认为聋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却很少去了解聋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想学什么、愿意做什么,造成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的脱节,反映出理念上的差距。 2、一个热气腾腾的温水游泳池,一间间隐在树林中的小木屋,表明挪威残疾人的中心和学校的设施好于普通学校,真正实现了超前发展。这次在挪方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先后访问了四个中心、一个职业培训基地(人民学校)以及其他残疾人设施,所到之处学校环境之美丽、教学设施之齐全令我们惊讶不已,特别是在BERGEN(倍耳根)中心,参观了学校的一个温水游泳池,有的代表团成员就问:是不是挪威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温水游泳池?校长告诉我们:温水游泳池也只有特殊教育学校才有,但可以共享,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来中心进行游泳训练。在OPPLANDAAI聋人职业培训中心(人民学校)我们晚上居住的地方是不定期前来学校进行职业培训的学生和进行手语学习家庭居住的宿舍,里面空调、冰箱、淋浴房、卫生设施以及各种炊具一应俱全,有居住的房间和会客的小客厅,比起三星宾馆的条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挪威普通学校的住宿条件达不到的。教育部基教司特教处谢静仁处长在2005年《现代特殊教育》发刊词中提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力求做到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协调同步发展,甚至适度超前发展。我们期待着这一目标早日实现,彻底改变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 3、一台小推车、一架儿童滑梯让我们看到了挪威人的求真务实精神。他们努力在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学生素质上做文章,教学经费投入则讲求经济、实用。挪威特殊教育的经费是非常宽裕的,在奥斯陆附近的AKS的中心,教育对象是聋、盲多重残疾和智残的孩子。住校的学生18人,另有走读的成人班学生43人,教职员工120名,每年经费预算达4700万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相当于1、2元人民币)。但我们感觉到他们在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添置上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他们的教学设备设施先进但不豪华、讲求实用原则。以下两个小例子值得我们深思:⑴我市的市直普通学校早在去年就实现了所谓“班班通”即每班都有能够上的计算机一台,数字液晶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两件,高价值教学设备各一台(我校除外)。我以为西方国家早已如此,但在挪威几个中心看到的都是,除了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会议室、接待室等公共场所装备了上述设备外,教室基本上没有,“先进程度”远不如我们的教室。教学过程中需要怎么办?挪威人制作了许多不锈钢小推车,上面把液晶投影仪或视频展示台(还是模拟信号的)往上一放,推到教室即可使用,减少了浪费和仪器保管维修的难度。⑵在斯高顿中心(Skadaien)附属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个小土坡,学校就势制作了一个小滑梯往坡上一架就成了儿童的娱乐设施,既节约了开支,又达到了学生体育锻炼目的。反思我们在“教育现代化”的旗帜下投入了大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