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弘扬劳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精选

弘扬劳模精神 演绎精彩人生 莲山课 件k 2弘扬劳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湖坊镇顺外村党委书记——魏云龙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魏云龙,1976年7月,我从华东地质学校毕业时,主动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建设家乡、服务乡亲、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回村工作。1978年起担任顺外村干部,现任顺外村党委书记兼南昌正大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汇报的题目是《弘扬劳模精神 演绎精彩人生》。引言:崛起的顺外顺外村是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南昌市区东部,紧邻南昌火车站,全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共有农户1530户,5300多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顺外村是贫困落后的一个村,1978年全村固定资产不过1500万元,人均收入仅234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历届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顺外村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户”的方向,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昔日一穷二白的顺外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率先进入全国先富裕典型行列。几十年来,在顺外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饱尝了前进道路上的艰辛和困境,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亲切教诲。岁月是一首诗、一首歌,它记录了在生活的“舞台”上,顺外人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总结几十年来顺外村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下面,我就顺外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一、业绩辉煌的昨天1、求生存觅良机1978年以前,顺外村是南昌市近郊的一个生产大队,起初,摆在顺外村面前的问题,是落后的农村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面对这种还会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生活压力迫使村干部不能不为多余的劳动力找出路,来增加收入。农业里出路难,就找到了工业。我们从地理区域优势出发,利用有限的集体积累,在城市计划经济的缝隙中,陆续办起了米粉加工厂、装订厂、农机修配厂、自行车修理店、理发店、饮食店、食品厂等。到1970年,顺外村工副业收入达到48.9万元,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收入,社员收入首次突破人均200元大关。可以设想,如果按照这一格局稳步发展过去,顺外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可以实现历史性大跨越了。然而,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顺外经济发展,尤其是队办工副业在总体上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工副业生产被视为“资本主义”、“农村包围城市”而横遭批判,队办企业成为打击压制的对象,顺外经济在总量下降的同时,产业结构严重退化。2、顺形势,演绎三台“重头戏”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为顺外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时,已有十几年办企业历史的顺外人,不仅摸索到了一些门道,懂得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造就了一批经营工商企业的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悟出了“离土不离乡,发展农、工、商”这一共同致富的真谛。顺外村针对三次产业推出了三台“重头戏”。第一,建设工业大院。工业生产需要一定的资金、人力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聚集,也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为节约土地、提高生产基础设施的利用率,1979年,顺外村将上年全部积累和征地费70余万元,再加上银行贷款20万元,用不足3个月的时间,建起了一座拥有24幢车间厂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工业大院,而印刷厂、面粉厂、米粉厂、蜜饯厂等也同时投入营业,开工不到半年总收入就达170多万元,为顺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进军第三产业。顺外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注重发挥城市经济中心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带动作用,再针对城市经济中比较落后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积极向城市渗透。当时的村支书曾荣苟果断拍板,将征地的补偿款一部分补偿给村民生活,一部分留着村里办事业,率领村民们拾遗补缺,城里人缺什么就做什么。于是,修理店、理发店、食品店、餐饮酒店等一家家村办企业相继拔地而起。最多时,全村有企业30多家,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为顺外经济腾飞增添了重要一翼,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第三,重构现代农业。在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开始依靠工商业积累的雄厚资金发展农业。对农业的高投入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改进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对城市农副产品(菜、猪、鱼、禽、蛋)的供给能力,平抑了商品价格,丰富了城乡局面的菜篮子。3、“三増一减”促进经济上台阶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原有的机制灵活,“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受到挑战,顺外村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周密研究,审时度势,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内企业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的发展时机,以壮大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推进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高效益、高速度地推动企业在几年内上一个新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