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李清照公开用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醉花阴李清照公开用课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被誉为“婉约正宗”。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最擅长的还是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 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便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作学生。婚后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建炎元年(1127)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于绍兴21年(1151)在临安去世。 前期(南渡前)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后期(南渡后)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如《声声慢》,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泪下”。 李清照 诵读、正音 感情基调: 忧郁,孤寂 内容梳理(结合注释理解朗读) 金兽炉中燃起的缕缕香烟,有如薄雾似浓云,伴随我的愁思滞留在永恒的白昼。又逢重阳佳节的(时候),纱帐里玉枕上,(深秋)夜半凄凉尽透。 菊圃把酒正是黄昏后,有幽香沾满衣袖。不消说(那离愁)怎样忍受,(却只见)秋风吹卷起窗帘,(方知)人比黄花瘦。 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明确:愁 作者用哪些意象和画面来表达这种愁情别绪?(朗读讨论) 意象 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橱、酒、西风、黄花……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语言描绘) 一个消瘦的女子凄凉地站在窗口呆呆看着香炉内青烟一点点升腾,变淡,直至无形。她站得累了,头仰得酸了,但头顶上的太阳却仍在原处徘徊不前。 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寂寞无聊的词人独自面对重阳佳节,眼见天近黄昏,词人才勉强移步菊花之下,以酒消愁,结果连衣袖都沾满了菊花的香气。 这里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味道。“暗香”不仅仅指菊花的香气,还暗含了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能共的哀怨之情。 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 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重阳节这一节令特点的。 作者写初秋的时候白天还很长,气候已经开始变凉,尤其是夜里会更觉得凉意袭人。 西风不断地吹卷着窗帘,东篱边的菊花正在开放。 作者是紧紧抓住初秋时候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盛开等自然现象来突出秋天的节令的凄凉。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