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现代史PPT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手中 D.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四.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1)时间: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2)内容: ①政治方面:平反冤假错案,破除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 ②经济方面:重点--农业: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把所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开垦荒地,种植玉米,提高产量;工业: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 (3)结果:失败 (4)原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体制。 2、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时间: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 (2)内容: ①首先进行经济改革。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②后来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 (3)后果: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内部分歧、派别斗争、民族矛盾、政局动荡;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性质根本变化;《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②发起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 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