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的。而山水植被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的利用或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和剪裁,从而出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本质特征。 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将物质生活与人们对自然的精神审美需要结合起来。在自然山水中,人们已经大规模的建造离宫别馆和亭台楼阁了。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人工建筑景观将自然山水点染得更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具有点上添花之妙。 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成要素 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2 理水 理水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3 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水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案例分析1--------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拙政园平面图 园林内部构成 东园 东区的面积约31亩,地势空旷,平岗草地,竹坞曲水,芙蓉树、天泉亭等亭阁点缀其间。兰香堂是东部主厅,厅中部屏门南侧为漆雕《拙政园全图》,把全园景色融于一壁。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 中园 从东部进入中园,一泓清池映入眼帘,古树,垂柳拂水,湖石峻秀。远处一洞隐约可见。池南厅堂林立,错落有致。池北岩岛,溪桥相连,百年枫杨。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 西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园内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园林空间与功能园林空间 流动空间与滞留空间 静态空间一般为亭台楼阁,比较封闭,功能明确, 空间表现清晰明确 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 动态一般为走廊等,空间具有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 界面组织有连续性和节奏性 空间构成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 特点分析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先抑后扬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 案例2------网师园 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网师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网师园平面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