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段发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doc

四阶段发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阶段发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阶段法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 在交通需求预测中,经典的四阶段法广泛应用于实际之中并被大家所认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四阶段法的局限性也显现无疑。非集计模型具有很多集计模型无法比拟的优点,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发展起来。可以预见, 随着对非集计模型研究的深入,该模型将在包括交通在内的许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交通需求预测 四阶段 局限 未来发展 正文: 四阶段法的局限性 四阶段法以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trip survey)为基础,由发生/吸引交通量(trip generation/attraction)、分布交通量(trip distribution)、交通方式划分(modal split)以及交通量分配(traffic assignment)四个基本阶段组成。 在交通需求预测四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各个阶段又都有具体的理论和相应的模型,其中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有Fratar法、Furness法、最大熵法、最短路径探索法以及交通网络均衡理论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这些理论日益趋于成熟。然而,随着上述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 四阶段预测法自身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对交通方式划分方法存在争议,预测过程数据量大、耗时长,交通服务水平变量不协调,小区划分主观性大等。 1.1交通方式划分存在很大争议 交通方式的划分方法一般是在求出分布交通量(OD交通量) ( : 出行的发生, 吸引点)后,再 求出各种交通方式的小区间交通量 m(m:交通方式)。在实际的交通规划中,人们根据已有的数据建立了时间差、时间比等交通方式划分曲线,并且假设未来交通方式的划分仍然保持不变,从而根据这些曲线来进行交通方式划分。相比于四阶段法中的其他三个阶段.由于这些曲线整体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交通方式划分保持不变”这一假设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因而遭到质疑和争议。 1.2 预测过程数据量大、耗时长 一般地,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四阶段法需要有初始的OD表(Origin—Destination Table)。 为了得到初始的OD表,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交通调查。同时,处理这些调查数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而且组织大规模的OD调查不仅耗时、耗力,还要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安排。此外,基于这些数据建立的集计模型难以对多个替代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居民出行调查,从调查到提出规划方案的评价报告,在日本的标准时间为三年,而且每次最多也只能提出5~6个规划方案 1.3 交通服务水平变量不协调 一般认为交通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是由人们进行社会、经济或其他活动而派生出来的。交通需求量及交通行为同时受到交通设施或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影响。但是,四阶段预测法(例如发生交通量的预测阶段)中一般不包含反映交通服务水平的变量,因此,无法利用这些模型对交通服务水平与交通需求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另外,虽然在分布交通量、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等阶段中包含有各个小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变量,如各小区之间的需要时间等,但是,这些交通服务水平变量并非在各个阶段都能相互协调,而且难以整合 1.4 小区划分主观性大 传统的四阶段预测法是在OD表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以小区的空间范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尽管小区具有空间范围,但在具体预测过程中却被假设成为一个点,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数据的集计而使数据产生偏差;二是如果以小区作为预测的基本单位,建立预测模型时也必须以小区为单位推算出与其他各个小区有关的参数。尽管在进行小区??分时,有很多基本原则作为划分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小区的划分结果还是会因人而异,而那些参数将因小区划分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得到的预测模型以及预测结果也将因规划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从而使预测的结果失去客观性。 2.非集计模型 2.1 什么是非集计模型 非集计模型认为交通方式选择是出行者个人实施的行为,而OD交通量中的分担率只不过是个人基础上的综合。因此,它是将个人数据不经过处理而直接用来构造模型的分析方法。“非集计模型”是强调其与“集计模型”的不同而命名,通常也称“非集计行为模型”或“个人选择模型”等。在交通方式划分过程中,集计模型是将每个人的交通活动按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从而得到以交通小区为分析单位的模型。而非集计模型以实际产生交通活动的个人为单位,对调查得到的数据不进行按交通小区统计等处理而直接从个体的选择决策行为入手,以非集计的分析方法建立方式选择模型。 90年代以来,非集计模型的研究获得了极大的突破。 3.非集计模型的优点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