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DA要求阿德福韦增加的黑框警示 在较大剂量时有一定肾毒性; 停药约30%发生重肝炎再活动 ADV一年治疗 45/480 NAs长期治疗能够导致耐药产生 恩替卡韦 新病人治疗96周治疗耐药发生率为0 9%拉米夫定耐药病人用恩替卡韦治疗2年后出现耐药 Telbivudine 52周治疗, 4.5% 病人证实了病毒反弹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2% 0 20 40 60 80 100 1 2 3 4 耐药发生率, % 治疗年数 24% 42% 53% 70% 11% 18% 0% 1. Lai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3;36:687-96 2. Colonno et al. Hepatology 2004;40: 661A. 3. Xiong et al. EASL 2005. 4. Gish et al. AASLD 2005. Abstract 67146. 5. Sherman et al. AASLD 2004. Abstract 1152. Colonno et al. AASLD;2005. Abstract 962 29% 5 基因变异引起的耐药率 *未获得5年的资料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是环戊酰鸟苷类似物。II/III期临床研究表明,成人每日口服0.5 mg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疗效优于拉米夫定;III期临床研究表明,对发生YMDD变异者将剂量提高至每日1mg 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对初治患者治疗1年时的耐药发生率为0,但对已发生YMDD变异患者治疗1年时的耐药发生率为5.8%。 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 (二)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普通IFN ? 5 MU (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肉内注射,一般疗程为6个月 (I)。如有应答,为提高疗效亦可延长疗程至1年或更长[52] (II)。应注意剂量及疗程的个体化。如治疗6个月无应答者,可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 2.PegIFN ?-2a 180 ?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 (I)。剂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决定。 乙肝防治指南与实践 侯金林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新药物的研发带来治疗的巨大进展,这些药物在安全性、疗效以及耐药性方面各具特点 实验室诊断方面亦活跃进展 治疗方案必须随诊断、监控以及治疗方面的变化而调整 治疗进展 IFN 1992 ADV 2002 LAM 1998 血清学 HBV DNA(PCR) HBV DNA(杂交) 2005年12月10日新闻发布会现场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2005年12月10日 乙型肝炎的诊断 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 (或) HBV 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 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 : (一) 慢性乙型肝炎 (二)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三) 携带者 (四)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诊断 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 DNA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一)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 1.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A级。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 2.失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 (二) 乙型肝炎肝硬化 1.慢性HBV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 (PCR法) 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 (三) 携带者 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 (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