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量小结(一)
向量小结(一)
一、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用字母a,b,…或用, ,…表示。
(3)模:向量的长度叫向量的模,记作|a|或||.
(4)零向量: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零向量的方向任意.
(5)单位向量:长度为1个长度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6)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叫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共线.
(7)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的向量.
二、向量的加法:
(1)定义: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2)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图形 符号运算
三、向量的减法:
(1)定义: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2)法则:三角形法则
图形 符号运算
四、实数与向量的积:
(1)定义: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λa的方向: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λ=0时,λa=0
λa的大小:|λa|=|λ||a|
(2)λa表示与a共线的向量。
五、两个重要定理:
(1)向量共线定理:若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则有且仅有一个实数λ,使得b=λa;反之,若b=λa,则向量b与向量a共线。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仅有一对实数,,使
练习:
1.若a、b为非零向量,且|a+b|=|a|+|b|,则有( )
A.a∥b且a、b方向相同 B.a=b C.a=-b D.以上都不对
2.在四边形ABCD中,--等于( )
A. B. C. D.
3.设四边形ABCD中,有=且||=||,则这个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4.设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则( )
A B. C. D.
5.若非零向量满足,则( )
A. B.
C. D.
6、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已知D为ABC的边BC上的中点,ABC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满足++=,则等于( )
A. B. C.1 D.2
,不共线,且与共线,则实数 .
9.已知为三角形的边的中点,点满足,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
10、在中,点是的中点,过点的直线分别交直线,于不同的两点,若,,则的值为 。
11、在中,,M为BC的中点,则_______。(用表示)
12、下列命题:
向量的长度与的长度相等;
向量a与向量b平行,则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两个有共同起点的单位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A、B、C、D必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b)三向量的终点在一直线上?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M
为AB的中点,点N在DB上,且.
(1)当时,证明:M、N、C三点共线;
(2)若M、N、C三点共线,求实数的值.
15、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交于点O,点M在线段DO上,且=,点N在线段OC上,且=,设=a, =b,试用a、b表示,,.
A
B
C
D
N
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计划.doc
- 神奇的纳米机器人在医学领域.pptx VIP
-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初级)真题及答案解析一.doc
- 1956-1977象棋爱好者必选中国象棋棋谱.doc VIP
- Haier海尔滚筒全自动洗衣机 XQG60-1281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培训考核试题.pdf VIP
- SAE-ARP4754A民用飞机和系统开发指南翻译文稿.pdf
- 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检表(2022年西藏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doc VIP
- 车门外板冲压模具三维造型与工艺参数优化设计.doc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