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演示课件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固化 不饱和聚酯: 固化剂 ---- 苯乙烯 引发剂 ---- 过氧化物 促进剂 ---- 有机钴 温度 ---- 15℃ 湿度 ---- 80% 时间 ---- 24小时脱模,一周使用。 手糊玻璃钢赛舟 2. 缠绕成型 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按一定规律缠绕在芯模上,然后固化脱模得成品。 成型工艺分湿法和干法缠绕。 缠绕设备可自动控制 固化可室温或加热固化 模芯材料:石膏、石蜡、金属及合金、塑料等,要便于脱模。 适用于:中空高压容器。 如:火箭发动机壳体、导弹发射筒、大型储罐、管材等。 聚脂、 环氧树脂 酚醛、 热塑性树脂 计算机控制的缠绕机 玻璃钢固化 玻璃钢管道 3. 树脂传递模塑 (←模压法) 先将纤维布、毡裁剪铺设在密封模具内,再高压注入液态树脂固化。可生产结构复杂、高精度的零件,表面质量好。 4. 拉挤成型 ←挤压法 生产横截面相同的线型型材。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纤维含量可高达40~80% 。 塑 - 木 复 合 §6. 金属基复合材料 一、基本性能与种类 1、性能 与下列材料相比: ? 金属及合金 高的比强度,比刚度。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导电、导热、耐热性好。 ? 陶瓷基复合材料 高韧性和高冲击强度。 2、种类 (1)、按金属基体分 ? 铝基:d = 2.7 f.c.c. Tm = 660℃ 塑性韧性好,易加工;熔点低, 可避免与纤维过度反应;强化效果好,价廉。 ? 镍基:d = 8.9 f.c.c. Tm = 1453℃ 高温性能好,可加工成薄膜,抗氧化性好。 ? 钛基:d = 4.51 h.c.p.(b.c.c.) Tm = 1668℃ 更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耐腐蚀。 (Tα/β= 883℃) (2)、按增强剂形态分 ? 颗粒:(体积比20% 粒径1μm)增强效果较低。 ? 层片:二维方向↗,垂直片方向↘(裂纹核心)。 ? 纤维:单向明显↗,横向影响不大。 3、纤维选择要点 ? 高强度、高模量。(明显高于金属基体) ? 耐热性高 (如:KF不宜选用) ? 价格低 (比较突出的制约因素) ? 相容性好 (膨胀系数相近,高温惰性) W、Mo丝: 密度高 Be丝: 价很高 GF: 与金属相容性不好 Al2O3 : 拉籽晶价高,单晶表面擦伤敏感 C纤维: 细纱难浸润,与多数金属反应,抗折性差 B纤维: 以W丝或C纤维作底,CVD沉积,价高 SiC和B4C: 以W丝或C纤维作底,CVD沉积,价高化学相容性好,与基体结合好,抗高温儒变。 以上纤维强度、弹性模量较高,价高且各有不足: ??1、制造方法 ? 单层复合 + 层叠热压 金属薄与纤维粘接或等离子喷涂焊合成单层,裁剪、叠片、热压。 ? 粉末冶金法 如:硬质合金 ? 铸造法 (比重偏析) 汽缸套、活塞 ? 电镀(铸)法 金刚石金属磨头 ??? ??2、技术关键与难点 ? 防止高温氧化。 ? 高压纤维易损伤,断裂。 二、制造方法及关键技术 ? 纤维的均匀分布。 ? 控制界面反应。 三、铝基复合材料 大型运载工具的首选材料。如波音747、757、767 常用:B/Al、C/Al、SiC/Al SiC纤维密度较B高30%,强度较低,但相容性好。 C纤维纱细,难渗透浸润,抗折性差,反应活性较高。 基体材料可选变形铝、铸造铝、焊接铝及烧结铝。它们塑性好制备铝薄易。 四、镍基复合材料 熔点高,耐氧化性好,使用温度可达1000℃。 BF、CF耐氧化性差,多选用α-Al2O3晶须。 制备方法:热压法、液态渗透法、粉末冶金法。 为提高润湿性,可使晶须表面金属化。如溅射或电镀 五、钛基复合材料 钛及其合金是比强度、比刚度最好的基材,耐蚀性和耐高温性也很好,易做耐热件。(低于相变温度) 但钛薄难制,化学活性高,与C纤维和B纤维反应生成TiC和TiB2白亮层 。解决办法: ? 高速工艺 ---- 缩短高温停留时间 ? 低温工艺 ---- 850℃热压15分钟 ? 表面包覆 ---- 涂SiC ? 合金化 ---- 提高基体稳定性 树脂基复合材料:为提高两相的润湿性和结合力,通常采用偶联剂处理纤维表面,或将偶联剂直接加到液态树脂中,以便形成化学键结合。 金属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