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公园区内地质灾害敏感之研究-台北地区为例
國家公園學報 13(1): 107-126, 2003
國家公園區內地質災害敏感之評估研究-台北縣地區為例
1 2 1
陳宏宇 , 林俊全 , 宋聖榮
(收稿日期:2003 年5 月 15 日;接受日期:2003 年7 月9 日)
摘 要
地質災害敏感的評估,主要是根據該土地所具有之各項地質環境的條件來
進行。一般包括了地貌表徵的特性、地質構造的延伸、地質材料的組成以及地
下水的分布狀況等多項因素。地質環境的了解可藉著地質調查工作的結果,建
置成(1)基地地質圖,(2)土壤厚度分布圖,(3)坡度分布圖,(4)坡向分布圖,(5)
地下水深度分布圖,(6)地層剖面圖,(7)不連續面投影分布圖,(8)環境地質圖,
(9)地質災害圖,以及(10)地質災害敏感圖等 10 種不同項目之數化圖幅來進行,
而最終之地質災害敏感評估便是利用這些圖幅套疊的方式得到的。地質災害敏
感評估等級根據調查的結果,可以區分為〝很高〞、〝高〞、〝中〞、〝低〞及〝很
低〞等 5個等級。評估的結果可以作為土地利用規劃型態上〝適宜與否〞的參
考,也可以提供土地開發上潛力價值之分析決定,同時可以作為土地開發上某
種限制程度之參考。本文是以陽明山國家公園台北縣轄區範圍內之區域作為一
探討的案例。
關鍵詞:評估、地質災害敏感、地貌、數化
一、前 言
地質災害的評估工作,從過去的地貌圖(Waters, 1958; Savigear, 1965)以及工程地質圖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972)的研究開始,很快的便應用到山崩及地質災害(Brunsden, 1975;
Varnes, 1983)的範疇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進年來大力推展圖幅的評估應用(IAEG,
1975),使得山崩及地質災害敏感的評估工作 (Brabb et al., 1972; Bolt et al., 1975; Hansen,
1984) ,在各國政府的普遍重視下,這些圖幅都被建置成為土地利用上的基本資料庫 (Dai et al.,
2001; Alcantara-Ayala, 2002)。而地質災害敏感的評估方式,泰半都是以該土地所具有之各項地
質環境特性的條件來進行,這些條件包括了山崩、落石、土石流等地質災害,以及地形坡度、
土壤厚度、不連續面分布、地質構造的延伸,和地質材料強度等各不同地質條件因子的綜合評
1.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2. 台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
108 國家公園學報 Vol. 13, No. 1
估(Bell,1998)。評估的結果可以作為土地利用規劃型態上〝適宜與否〞的參考,也可以提供土
地開發上潛力價值之分析決定,同時可以作為國家公園園區內土地規劃上某種限制程度之參
考,當然這些地質環境評估之各項因子的建立,必須依照各項地質調查工作的結果來進行。
國內從民國73 年起,開始嘗試將一些國家公園計畫、台灣沿海地區的自然保護等各種自然
環境之保育計畫列入整體土地利用的規劃中,並逐年漸進的探討環境敏感地區之相關土地的劃
設準則,以及其管理制度,唯這些敏感區之探討多半偏向於特殊景觀、生態保育及資源保護地區
等方面的進行。而有關於地質災害敏感區的資料建立,大抵上都是以山坡地的評估為主,並大
部分著重在台北縣、市等部份都會地區的範圍為主。本文以陽明山國家公園台北縣轄區範圍內
之區域作為一探討案例。
二、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包括的範圍頗為廣泛,例如地層滑動、土石流、落石、基礎開挖破壞、地震、隧
道崩坍以及地盤下陷等種種項目,舉凡與地表內岩石、土壤及水等地質材料有關的各項破壞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