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两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摘要:以香兰素为原料,与苯肼和对硝基苯肼缩合得到两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IR表征。初步的抑菌试验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合成;抑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S4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07-1388-02
Synthesi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wo Hydrazones Derived from Vanillin
ZOU Huai-boa,b,ZHOU Rongc,LIANG Huic,NAN Jian-zhongc
Abstract: Reactions of vanillin with phenylhydrazine and 4-nitrophenylhydrazine in methanol or acetic acid resulted in the vanillinphenylhydrazone,and vanillin-4-nitrophenylhydrazone, respectively. These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IR and 1H-NMR. And the preliminary antifungal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had some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E. coli and S. aureus.
Key words: vanillin; hydrazone; synthesis; antifungal activity
腙类化合物作为合成中间体,在金属羰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希夫碱配体,特别是双核配体中作为功能基团[1-3]。在分析化学方面,腙类化合物广泛地用作荧光试剂,检测或分离含有羰基或过渡金属的化合物[4]。此外,在治疗疾病方面显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具有稳定螯合物结构的该类化合物与过渡金属形成的物质对治疗肺结核有显著疗效。但是,腙类化合物最具利用价值的是其在生理学上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生物活性。一些腙类化合物已经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抗细菌[5]、抗真菌[6,7]、缓解痉挛[8],消炎[9],抵抗疟疾[10]和肺结核[11]的功效。此外,腙类化合物已经用于其他不同的领域,如除草剂、杀虫剂[12,13],以及调节农作物生长[14]等。
本研究以常见工业试剂香兰素为原料,与苯肼和对硝基苯肼缩合得到两种香兰素的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表征,并对其作了初步抑菌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国华85-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EQUINOX 55红外光谱仪,VARIAN INOVA 500 NB核磁共振仪。
香兰素,苯肼,对硝基苯肼及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2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对合成的化合物,采用平皿生长速率法,对两种病原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按如下公式计算抑制百分率: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生长直径×100%
1.3化合物合成方法
1.3.1香兰素苯腙的合成向盛有15 mL无水乙酸的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0.304 g香兰素和0.2 mL苯肼,加热搅拌得黄色透明溶液,然后升温至60°C,恒温反应6 h。完毕,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有黄色沉淀析出,过滤,水洗2~3次,室温干燥,以无水乙酸重结晶,得黄色产物香兰素苯腙0.360 g,产率74%,熔点为195~197°C。
1.3.2香兰素对硝基苯腙的合成向盛有15 mL无水甲醇的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0.304 g香兰素和0.31 g对硝基苯肼,加热搅拌,并于15 min内缓慢滴加0.5 mL浓H2SO4,得黄色透明溶液,然后升温至60°C,恒温反应6 h。完毕,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有黑色沉淀析出,过滤,水洗2~3次,室温干燥,以无水甲醇重结晶,得黑色产物香兰素对硝基苯腙0.410 g,产率70%,熔点为211~213°C。
化合物a和b的结构表征如图1。
2结论与讨论
2.1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各化合物的红外数据如表1所示。由红外数据可知,化合物在1 602~1 603 cm-1处的吸收峰为C=N双键的特征吸收[14],表明香兰素分子结构中的羰基与肼类化合物中的氨基已经发生了反应,生成了腙基结构,亦即氨基氮原子以亚胺氨基的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
2.2化合物的核磁光谱
各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如表2所示。由核磁数据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