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因素职业病PPT
物理因素职业病一高原病二航空病三减压病四中暑五手臂振动病高原病 指未经适应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因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引起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高原不适综合征。高原病急性慢性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异常高原心脏病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一、呼吸功能损伤 1. 与同龄健康人在平地步行时无气短症状,但登山或上楼时呈现气短、胸闷,属于呼吸困难1级,可评伤残八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 走平路步行一公里无气短症状,但与同龄健康人不能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行走出现气短,登山或上楼时气短明显,属于呼吸困难2级,可评伤残六级,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 平路步行100米就有气短,属于呼吸困难3级,应评定伤残四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4. 如穿衣谈话等活动即出现气短时,属于呼吸困难4级,应评伤残二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 心功能不全伤残评定标准,参见职业性中暑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三、造血系统功能障碍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7.0×1012/L,Hb180g/L,RBC压积达0.8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评伤残八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备注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回到平原地区可恢复正常,每隔2年应对回到平原地区的上述病人重新进行伤残鉴定,这类病人的伤残鉴定结果应注明有效期限。 航空病职业性航空病是指由于航空飞行环境中的气压变化,所引起的航空性疾病。人自地面迅速上升到8000米以上高空,即由正常的一个大气压上升至低于一个大气压而又无适当防护的空间,空气中氮分压骤然下降,体液和组织中释放出的氮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存留在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预防1.防晕机:晕机呕吐是平衡器官紊乱,身体适应较差的缘故,一般只要保持镇静,排除杂念,服些防晕车船药就会平安无事。如果知道自己可能会晕机,最好在登机前15分钟服药。2.防旧病突发:飞机起飞、降落、上升、下降、转弯、颠簸等飞行姿态的变化,以及飞机在穿越云层时光线明暗的快速变化,会刺激一些疾病发作。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脑病患者,绝对不要乘飞机;重度脑震荡病人应有专科医生随行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轻度脑震荡病人应随身带些止痛药;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机前可服少量镇静剂,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不乘坐飞机,因为咽鼓管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3.防航空性中耳炎:防的有效措施是张嘴和吞咽。张着嘴或一个劲地吞口水,当然也能起预防作用,但毕竟欠雅观。所以航班上一般都忘不了给每位旅客送一小包包装精美的糖果,这道理就在其中。嚼几粒糖果,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常开。嚼吃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办法,也是最令人轻松愉快的措施。 若感觉症状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呼气,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空气腔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 在夏日的闷热天气里,很多人都希望去江河或近海潜水,置身碧绿、淡蓝或透明的水世界中,一洗尘间的纷扰喧嚣。但是,如果潜水者在不知不觉中下潜了数十米,之后又不遵循潜水规则,贸然上浮,那么减压病就有可能不期而至。减压病俗称潜水夫病或沉箱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简称DCS),泛指人体因周遭环境压力急速降低时造成的疾病。这是潜水危害及气压病的一种。减压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在减压后短时间内或减 压过程中发病者为急性减压病。主要发生于股骨、肱骨和胫骨,缓慢演变的缺血性骨或骨关节损害为减压性骨坏死。最早记载减压症的报告在1841年,由一位采矿工程师发现很多煤矿工人从隧道高压环境出来后出现肌痛抽痛的状况。潜水艇驾驶员朱利尔斯(Juius H. Kroehl)在1867年的潜水艇试验中因减压病丧生。另一名早期的减压症病患是1869年时一位使用潜水衣潜水的人员。以下几种情况易患减压病潜水员急速上浮,或在长时间或深潜后没有进行减压停留; 未有加压设施的飞机升空时; 飞机的座舱增压失效时; 潜水员于潜水后马上搭乘飞机。纵然飞机有进行加舱,但座舱压力若未能维持在海平面的压力时亦会出现; 工程人员从加压后排除地下水的沉箱或坑道出来时; 宇航员进行太空漫步,或舱外活动时,而宇航服内的压力较舱内压力低时。 分级中国卫生部将急性减压病分为轻、中、重三级:①轻度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瘙痒、丘疹、大理石样斑纹、皮下出血,浮肿等;②中度主要发生于四肢大关节及其附近的肌肉关节痛;③重度凡出现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障碍之一者。 治疗及预防治疗:及时送入高压舱中再加压治疗减压病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预防:1.对潜水员尤其新潜水员,要注意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