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1994].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1994]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SL 75—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SL 75—1994 的通知 水科教[1995]15 号 根据部 1989 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管理司主持,以水利管 理司和江苏省水利厅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 现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1994。 原《水闸工程管理通则》SLJ 704—1981 自本规程实施之日起废止。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 水利管理司。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目 次 1 总则 2 控制运用 3 检查观测 4 养护修理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为了对水闸进行全面技术管理,正确运用,确保安全完整,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 挥效益,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特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闸。小型水闸和水利部门管理的船闸可参照执行。 1.0.3 水闸的管理中应贯彻水量与水质管理并重的原则,注意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水质监测 与管理。 1.0.4 水闸管理单位应根据本规程,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制定或修订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以后还应根据工程运用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审批程序同上。 1.0.5 水闸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内容应包括: (1)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上级指示和有关的协议等; (2 )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等技术文件、图纸等; (3 )水闸技术管理有关的标准; (4 )控制运用、检查观测、养护修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文件、资料及成果 等。 1.0.6 水闸管理单位应结合技术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着重研究以下 方面: (1)研究改进量测技术、监测手段,提高检测精度和观测资料整编分析水平; (2 )研究采用养护修理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积极开展控制运用、闸门防 腐蚀、防淤防冲、混凝土结构防腐蚀及有关补强加固新技术等专题研究; (3 )改进通信工作,提高通信质量,完善通信体系; (4 )根据水闸运用需要和可能,研究采用计算机管理、自动控制和远动装置。 1.0.7 本规程未作规定的,应按照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2 控 制 运 用 2.1 一般规定 2.1.1 水闸应根据规划设计的工程特征值,结合工程现状确定下列有关指标,作为控制运 用的依据: (1)上、下游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2 )最大过闸流量,相应单宽流量; (3 )最大水位差及相应的上、下游水位; (4 )上、下游河道的安全水位和流量; (5 )兴利水位、流量。 双向运用的水闸,应有相应的上述指标。 2.1.2 水闸控制运用,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1)局部服从全局,全局照顾局部,兴利服从防洪、统筹兼顾; (2 )综合利用水资源; (3 )按照有关规定和协议合理运用; (4 )与上、下游和相邻有关工程密切配合运用。 2.1.3 水闸管理单位应按年度或分阶段制订控制运用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有防洪任务的水闸,汛期的控制运用计划应同时报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