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曲《牡丹亭》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昆曲《牡丹亭》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摘要:昆曲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个分支,不仅与整个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而且还与我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一脉相承。其中昆曲的代表作《牡丹亭》更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特征表现。本文试图从昆曲《牡丹亭》中游园惊梦一篇浅析其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名著的戏曲家和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从这里可以看到,汤显祖是典型的士阶层代表人物。受寻幽爱静的道家理念的影响,他创作的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又称《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该时期的戏曲创作意图带有很明确的目的性,主要分为三大类别:自喻、媚上、教化。《牡丹亭》属于其中的教化一类, 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剧情简介
年少美丽聪慧的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夫妇二人视如掌上明珠,聘请老儒生陈最良教授古文。这天讲《诗经 ?Z恿下,第二天,背着父母偷偷地到后花园游玩。“姹紫嫣红开遍”一片大好春光,使“一生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顿觉心旷神怡,春意盎然,更激起她对青春的爱恋。时至三春,不觉使人困倦。她在回房小酣时竟得一梦,梦见一风流才子,手拿柳枝在牡丹亭柏树下与她幽会。醒来寻梦而不得,从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怀春而死。她临死前,画就一幅自画像并提诗一首,托春香藏于后花园太湖石旁。后来,杜宝升官,离任前,杜丽娘嘱托在其墓地建起一座梅花观。三年后,举子柳梦梅进京赶考,中途借宿梅花观,在花园太湖石旁拾得杜丽娘自画像。仿佛面善,顿觉有情,将画端挂,焚香供奉,终于和画中人阴魂幽会。杜丽娘的嘱托,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妻。之后,经过许多挫折,使一家人重归于好,得到团圆。
二、传统美学的体现
“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音乐永恒追求的目标,即追求一种和谐、含蓄、均衡、适度的美。北宋名著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美学思想就强调“乐以中和为本”。晏婴也从烹调之和、声音之和,探讨了杂多统一的和谐之美。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天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二极,阳为刚,阴为柔;推及审美世界,便体现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清人刘熙载说:“沈著屈郁,阴也,奇拔毫达,阳也”,“书要兼备阴阳二气”,“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婉而愈劲,婀娜中含遒健,正是理想的中和之境。中和之美又强调杂多审美因素的和谐统一。每一个系统内有多种不同的因素,正是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融合互济,构成了一个个和谐有机的统一体。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在这《牡丹亭“皂罗袍”唱词可以看出,每一句的前半句都是描绘美好的事物,而后半句都是描绘一个失落、残缺的景象。作者使用这样不断的反复对比,表达出主人公杜丽娘面对这满园春色心中的幽怨之情。但从中可以看出,写好不全写尽美,写坏也不尽哀,通过美与坏的和谐并存的表达,不对情感最极致的激烈抒发,而是均衡这两种色调,含蓄适度的体现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之美的最典型的体现。
故事剧情先是杜丽娘为情困而死,无不令人惋惜,随后刘梦梅的出现和梦遇而梦幻复活,最后经历重重考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也充分体验了中国传统思想对“和”的高度追求,所以也是中国戏剧区别于西方的悲剧的根本原因。
“意境”之美
意境是我们传统美学中各个艺术门类共同求追的特质,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的中国传统思维之“模糊性”特征和感受方式是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以及重灵感、重直觉、重整体印象的朴素辩证的哲学思想之影响而形成的。意境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独具一格的美学追求,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审美范畴之一。当艺术作品能够将情与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进而以某种特定的情景激发人们丰富的联想时,就必然会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和深刻的精神启示。因此,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一种注重感性思维、模糊的、与艺术特质更加贴近的思维方式,它以对现实的体认以及领悟过程作为艺术创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1 My Family Photo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工科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卷)参考评分标准.doc VIP
- 《船舶修造气象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DB3310T 123-2025.docx VIP
- 无机保温砂浆专项施工方案(屋面_外墙)方案(1).doc
- 化学工艺概论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 年黑龙江中职单招考试英语全真模拟卷.docx VIP
- 印刷厂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TOGAF基础级中文习题.docx VIP
- 研读《创新实干促发展》心得体会.docx VIP
- 《人工智能应用概论(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