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物理论文研究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物理论文研究1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摘要: 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反映透镜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焦距。由于使用目的和条件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焦距的透镜或透镜组,为了在实验中能正确选用透镜,必须学会测定透镜的焦距。 关键词: 透镜 焦距 测定 A lens is optical instruments is the most basic element, reflect lens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focal length. Due to the purpose and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need to choose a different focus lens or lens groups, for in the experiment can correct choice of lens, must learn to determine the focal length of the lens 1引言:薄透镜焦距系数的测定是物理专业开设的普通物理实验重要内容之一。(共轭法)进行测定。透镜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两大类。 2实验目的 2.1 学会透镜测量的几种方法 2.2 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了解 2.3 学会应用各透镜仪器 3仪器 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物屏,平面反射镜,滤光片等。 4实验原理 透镜分为会聚透镜和发散透镜两类,当透镜厚度与焦距相比甚小时,这种透镜称为薄透镜.设薄透镜的像方焦距为,物距为,对应的像距为,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 应用上式时必须注意各物理量所适用的符号法则.规定:距离自参考点(薄透镜光心)量起,与光线行进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运算时已知量须添加符号,未知量则根据求得结果中的符号判断其物理意义 自准法 在待测透镜L的一侧放置被光源照明的字形物屏,在另一侧放一平面反射镜,移动透镜 ,当物屏正好位于凸透镜之前的焦平面时,物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线,然后被平面反射镜反射回来。再经透镜折射后,在原物屏平面上,会形成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倒立实像。此时物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就是待测透镜的焦距 物距像距法 用实物作为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经会聚透镜后,在一定条件下成实像,可用白屏接取实像加以观察,通过测定物距和像距 5实验步骤 5.1粗调 5.2共轴、等高调节 5.3实物成实像法测测会聚透镜焦距 5.4两次成像法测会聚透镜焦距 5.5自准直法测会聚透镜焦距 6数据表及数据处理 序号 1 2 3 f (mm) 凸透镜位置 (mm) XL XL XL f (mm) 物距像距法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放大 缩小 正立 倒立 实像 虚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手去接触玻璃仪器的光学面,以免在光学面上留下痕迹,使成像模糊或无法成像。如必须用手拿玻璃仪器部件时,只准拿毛面,如透镜四周,棱镜的上、下底面,平面镜的边缘等。 李相银 等 《大学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金恩培 等 《物理实验》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石星军 等 《大学物理实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汪建军 等 《大学物理实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