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与《等待戈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一、生平与创作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是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他用英、法两种语言创作戏剧、小说和诗歌。贝克特出生于都柏林一个信仰新教的家庭。父亲是个测量员。中学时代他就爱好戏剧,后进都柏林三一学院深造。1927年毕业,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士学位,次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教。此间,他结识了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他的秘书,并将他的作品译成法文。1931年,他回都柏林任教。1938年定居巴黎。德军占领期间,他参加抵抗运动。组织暴露后,他曾隐居农村。1945年返回巴黎,专事文学创作。 50年代以前,贝克特主要从事论文、诗歌和小说创作,出版有诗集《胡罗斯考坡》(1930),评论集《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莫菲》(1938)和《瓦特》,长篇三部曲《莫洛瓦》(1947)、《马龙之死》(1948)和《无名的人》(1950)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热衷于精神领域和心理状态的探索,表现人的内心孤独、人生的艰难和虚无。50年代以后,他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剧本《等待戈多》(1952)名震西方文坛。此后,他写出《剧终》(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啊!美好的日子》(1961)、《被逐者》、《喜剧》、《乔伊》、《来与去》、《俄亥俄即兴之作》和《摇篮曲》(1982)等剧作。另写有长篇《依然如此》(1961)等。在当时都产生很大影响。贝克特曾受但丁、笛卡儿和乔伊斯等人的思想影响,但他的创作更接近存在主义,主要表现人生的荒诞、客观世界的残酷和人无力拯救自己等主题。他认为,既然作品内容是荒诞的,那么剧作的形式也应该是荒诞的。尤其是他的戏剧,往往追求怪诞夸张的舞台效果。此外他还写有短篇小说、广播剧、电视剧、电影剧本等。1969年,他因“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以及戏剧的“希腊悲剧式”“净化作用”,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等待戈多》赏析 1、情节。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为了解除等待的烦恼,他俩没话找话,前言不搭后语,胡乱的交谈,他们一会儿谈到忏悔,一会儿谈到应该到死海去度蜜月,一会儿又讲到《福音书》里救世主和贼的故事;还说这样一些话:“我觉得孤独”,“我作了一个梦”,“我很快活”——并且没事找事,做出许多无聊的动作:狄狄脱下帽子,往里边看了看,伸手进去摸,然后把帽子抖了抖,吹了吹,重新戴上;戈戈脱掉靴子往里边瞧,又伸手进去摸……可是戈多老是不来,却来了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波卓用一条绳子牵着幸运儿,并挥舞一根鞭子威胁他。幸运儿拿着行李,唯命是从。狄狄和戈戈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一个男孩,他是戈多的使者,他告诉两个可怜的流浪汉,戈多今晚不来了,但明天晚上准来。第二幕的内容仍然是狄狄和戈戈等待戈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场景的变化只是那棵树上长出了四五片叶子。他们继续等待戈多,为了打发烦躁与寂寞,他们继续说些无聊的话,作些荒唐可笑的动作。这时候,波卓和幸运儿又出现了,只是波卓的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最后又等来了那个男孩,他告诉狄狄和戈戈,今天戈多不会来了,但他明天准来。 2、思想。精神流浪汉,等待意识。 3、艺术特色(反戏剧):①淡化情节、缩减动作,成为了一种静止的戏,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戏。没有传统戏剧中的戏剧冲突,甚至谈不上有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重复手法。 ②剧中人物个性模糊、性格破碎,一反传统戏剧要塑造个性鲜明的形象的要求。 ③荒诞的没有逻辑的语言。人物对话、独白颠三倒四,胡言乱语,充满了荒诞性,使戏剧显得滑稽而混乱。如一开场戈戈、狄狄各自喃喃述说自己痛苦,牛头不对马嘴,唠叨重复,文不对题。被主人唤作“猪”的幸运儿,突然激愤地讲演起来,不带标点的连篇累牍、毫无意义的废话,使人不知所云。表明在这个非理性化、非人化的世界里,人既然失去了本质力量,他就没有自由意志,没有思想人格,语言当然也该如此。有时人物语言也偶显哲理,流露出人物对荒谬世界与痛苦人生的真实感受。请看剧中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一段对话:   爱:咱们马上就上吊吧。   弗:在树枝上?我信不过它。   爱:咱们试试总是可以的。   弗:那就试吧。   爱:你先来。   弗:不,不,你先来。   爱:干嘛要我先来?   弗:你比我轻。   爱:正因为如此!   弗:我不明白。   爱:用你的脑子,成不成?   弗:我想不出来。   爱:是这么回事。树枝……树枝……用你的头脑,成不成?   弗:你是我的唯一希望了。   爱:戈戈轻——树枝不断——戈戈死了。狄狄重 ——对比树枝断了——狄狄孤单单的一个人。可是——   这些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