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2 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物理中的内力——物体内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的力。;m; 在求内力的截面m-m 处,将杆件截为两部分。;;FN;轴力符号的规定; ; ; ;求DE段内的轴力;FN1=10kN (拉力)FN2=50kN (拉力) FN3= - 5kN (压力)FN4=20kN (拉力);【练习】 ;§2-3 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该截面上M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为;总应力p;Ⅱ.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F;(1) 横向线ab和cd仍为直线,且仍然垂直于轴线;;F;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圣维南(Saint-Venant)原理:“力作用于杆端方式的不同,只会使与杆端距离不大于杆的横向尺寸的范围内受到影响”。;例2-2 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分上、下两段,其受力情况、各段长度及横截面面积如图所示。 已知F = 50kN,试求荷载引起的最大工作应力。;F; 例题2-3 试求薄壁圆环在内压力作用下径向截面上的拉应力。已知:d = 200 mm,δ= 5 mm,p = 2 MPa。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Ⅲ. 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F;沿截面法线方向的正应力 ??;;(1)当 ? = 0° 时,;课后作业:;F;二、横向变形;x 截面处沿x方向的纵向平均线应变为 ;线应变的正负规定:伸长时为正,缩短时为负。 ;胡克定律;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练习】图示为一变截面圆杆ABCD。已知F1=20kN,F2=35kN,F3=35kN。 l1=l3=300mm,l2=400mm。d1=12mm, d2=16mm,d3=24mm,E=210Gpa。试求:;解:求支座反力;F1; FN1 =20kN
FN2 =-15kN
FN3 =-50kN;(2) 杆的最大正应力?max;(3) B截面的位移及AD杆的变形;例2-5 如图所示杆系由两根钢杆 1 和 2 组成。已知杆端铰接,两杆与铅垂线角度均为 ?=30°, 长度均为 l = 2m,直径均为 d=25mm,钢的弹性模量为 E=210GPa。设在A点处悬挂一重物 F=100 kN,试求 A点的位移 ?A。;A;A; 以两杆伸长后的长度BA1 和 CA2 为半径作圆弧相交于 A?,即为A点的新位置。AA? 就是A点的位移。;小节练习;2、(07一注)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 的作用,设斜截面m-m 的面积为A ,则 为:;3、(07一注)两拉杆的材料和所受拉力都相同,且均处在弹性范围内,若两杆长度相等,横截面面积A1A2 , 则;4、(08一注)图示刚梁AB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若荷载P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5. 设受力在弹性范围内,问空心圆杆受轴向拉伸时,外径与壁厚的下列四种变形关系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外径和壁厚都增大; (B) 外径和壁厚都减小;
(C) 外径减小,壁厚增大; (D) 外径增大,壁厚减小。;§2-5 拉(压)杆内的应变能 ; 应变能(strain energy)——弹性体受力而变形时所积蓄的能量。 ;拉杆(压杆)在线弹性范围内的应变能 ;或 ;或 ;解:应变能 ;结点A的位移;课后作业:;§2-6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试验设备;一、拉伸试验;(2) 拉伸图 ( F-? l 曲线 );? p;b点是弹性阶段的最高点。;? s;阶段Ⅳ 局部变形阶段;低碳钢试样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低碳钢拉伸破坏断口; 试件拉断后,弹性变形消失,塑性变形保留,试样的长度由 l 变为 l1,横截面积原为 A ,断口处的最小横截面积为 A1 。;?; 在常温下把材料预拉到强化阶段然后卸载,当再次加载时,试件在线弹性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将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Ⅲ. 其他金属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无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 铸铁拉伸试验;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1、实验试件;? s; 铸铁的抗压强度极限是抗拉强度极限的4~5倍。;1.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 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2. 关于材料的冷作硬化现象有以下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 由于温度降低,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B) 由于温度降低,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C) 经过塑性变形,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D) 经过塑性变形,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Ⅴ. 几种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木材的力学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 复杂网络的同步与控制.pptx VIP
-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pptx VIP
- Q_CSG1205056.3—2022配电部分安规知识考核试卷.docx VIP
- 企业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详细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昌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物业项目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说明书(全套).pdf VIP
- D-Z-T 0405-2022 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采集技术要求(正式版).docx VIP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