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下AlCu扩散偶的扩散行为研究设计与应用.pptVIP

超高压下AlCu扩散偶的扩散行为研究设计与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高压下Al/Cu扩散偶的扩散行为研究 汇报人:李帆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林建国 教授 目 录 1 3 2 4 研究背景及意义 实验方案与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 致谢 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Al、Cu金属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之一 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 铝铜双金属复合结构 铝铜扩散与焊接 3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高压技术 高压技术指在同一空间领域同时获得所需要的高温、高压,并持续所需要持续的时间技术。 六面顶压机加压原理:从六个方面向主机中心加压。 4 1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 Al-Cu扩散偶 常压 500℃ 25~125 h 热处理 厚度均匀的扩散层 520℃ 25~100 h 热处理 中国石油大学Al-Cu扩散偶的界面反应 3 个亚层,扩散层的总厚度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 Al-Cu扩散偶界面区域的显微硬度 Al-Cu 扩散偶界面扩散层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Al、Cu 基体,说明形成了脆性的金属间化 合物。 高压 5 2 实验方案与过程--实验方案 直径10mm 长度10mm的铜和铝 切 割 可供实验的合成块 扩散系数 目标 分析 样品 铝铜连接体 浓度梯度 扩散分布 高压下 Al、Cu 扩散机制 干燥、组装 500℃、1h 切割 镶样 SEM 计算 800目砂纸打磨 先预压,再加压 显微硬度测试 XRD分析 6 2 实验方案与过程--高压实验 序号 压强 预压 温度 时间 结果 1 常压 15min 500℃ 60min 成功 2 1GPa -- 500℃ 20min 失败 3 1GPa 15min 500℃ 60min 成功 4 1GPa -- 550℃ 60min 失败 5 3GPa -- 500℃ 30min 失败 6 3GPa -- 550℃ 60min 失败 7 3GPa -- 500℃ 180min 成功 8 3GPa 15min 500℃ 60min 成功 对比实验成功的1、3、7、8四组,温度均为500℃,1、3、8三组预压后保温时间均在1h,相较于第7组时间缩小了3倍。 √ √ √ × 不同压力、温度、时间对应的试验结果 7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宏观对比 常压 1GPa 3GPa 8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a)(a ′)为常压,(b)(b′)为1GPa,(c)(c ′)为3GPa —— Al—— Cu 700μm 12000μm 20μm SEM分析-线扫 9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SEM分析-点扫 1GPa 3GPa 10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铝基 扩散层 铜基 常压 15.03 14.75 42.08 86.08 97.17 106.96 77.85 44.80 45.77 1GPa 15.69 15.40 53.81 164.07 212.75 210.31 64.17 44.57 44.10 3GPa -- 15.75 16.04 -- 42.73 -- 51.39 53.19 -- 显微硬度测试 不同压力的扩散层维氏硬度值关系图 11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XRD分析 x射线衍射图谱 12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扩散系数计算 扩散系数与压强关系图 16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工作总结 17 3 参考文献 [1]王振玲.Al-Mg合金高压凝固组织与相演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刘建设.UDS-Ⅲ型六面顶高压合成装置及高品质金刚石的合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5. [3]赵军,尹硕,陈久川,王智,文全兴,杨永明.高压处理对Cu-50.84Cr-0.48Al合金热扩散系数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13,05:834-839. [4]张振宁.高压处理对LY12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09. [5]张淼.压力作用下AM60B镁合金组织演化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0. [6]齐麦顺.高压处理对铜-铝合金α+γ_2→β相变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0,03:13-14+18. [7]赵双双.高压镁合金微观组织、力学及腐蚀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3. [8]张建宇,贲利华,初娣,吴春京.铜铝液相扩散结合的动力学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09:2478-2483. [9]汤进军.基于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Al-Cu共晶合金微观组织模拟及实验验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0]尹海龙,李世春.Al-Cu扩散偶的界面反应[J].热加工工艺,2008,24:1-4. [11]李昶.Al-Cu体系扩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4. [12]Chen S Y, Wu Z W, Liu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