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痰饮水湿病证治探讨课件
治法: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其汗;水湿壅盛时攻逐水湿。 痰饮病:大、小青龙汤发汗治疗溢饮;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十枣汤、厚朴大黄汤等攻逐饮邪。 里湿壅盛时,亦可用汗下利的方法。 [案例2] 患者,男,50岁。患类风湿关节炎4年,加重4月,双小腿以下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当地久治,水肿不退。症见:双手小关节变形,四肢不温,面色少华,舌偏淡,苔白,脉弦细略紧。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径投五苓散:桂枝12克,白术15克,茯苓皮30克,泽泻12克,猪苓20克。水煎服,每天1剂,7剂服完。 复诊:双下肢浮肿未减,余症同前,问之无汗。前人云:水肿的产生,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治在脾。肺主通调水道也,当微汗发表以宣肺,遂于前方中加麻黄10克,再服7剂,水肿退尽,久未复发。 “祛除水湿,当为水湿寻求出路。导邪外出之路有三……湿在表者,可用祛风胜湿药物……湿在腠理三焦,可用淡渗利水药物,导湿从前阴而出……水饮内停胸腹,邪盛而实,渗湿之品鞭长莫及,则非峻泻不为功,可用泻下逐水药物使从后窍而下” (陈潮祖·《中医病机治法学》) 四、方证述要 1、湿病方证述要 表湿阻肺,身痛发热,气喘鼻塞心烦者,可纳药鼻中宣泄,后世多用辛荑消风散; 表湿夹寒,身疼无汗者,用麻黄加术汤; 表湿化热,日晡诸症加剧,用麻杏苡甘汤; 表湿兼卫阳虚弱,汗出恶风者,用防己黄芪汤; 湿兼风邪犯表,身痛不能转侧,小便不利,大便溏薄,湿盛阳微者,用桂枝附子汤; [案例3] 郝某某,女,27岁。产后半月。两天前左髋关节开始疼痛麻木,屈伸不利,揉按热熨后稍得缓解。昨日疼痛加剧,宛如锥刺,不能行走。痛急交加,啼哭不止。汗出恶风,痛处无红肿灼热之征,舌淡苔白,脉弦紧。 此系产后气血俱虚,复感外邪,寒邪独盛,留滞经络,瘀阻不通所致。 治以温经散寒,益气养血。桂枝附子汤。 桂枝、淡附片、白芍、当归、鸡血藤各20g,仙灵脾、炙甘草各10g,蜂房15g,黄芪30g,制乳没、独活各10g,生姜3片,大枣6枚。煎服3剂,疼痛消,为巩固疗效,原方续服2剂。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服药后阳通湿减,小便通,大便硬结者,本方去桂枝加白术健脾行湿; 风湿深入关节,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身肿,表里阳气俱虚者,用甘草附子汤温经除湿; 寒湿侵及关节,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用乌头汤; 风湿历节日久,正气大衰,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案例4] 汪某,女,56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6年,面部及下肢浮肿,全身骨节疼痛,手足关节畸形,左上肢不能活动,腋下溃烂,舌体微胖,苔白,脉沉滑。 病为感受风寒湿邪日久,湿邪不能外达,寒湿凝滞筋骨,痹阻关节,累及脏腑。 法当温经散寒,除湿消肿止痛。 选用甘草附子汤。药用甘草、附子、白术各15g,桂枝30g、秦艽、防己各20g。服2剂后,全身微微汗出,手脚掌出汗如珠,肿退,疼痛稍减。上方去防己、秦艽,加寻骨风、松节各20g,红活麻根30g。8剂后诸症大减,左上肢可活动,去木瓜,加淫羊藿、巴戟、黄芪、当归各20g。连服16剂后,患者已无不适,服至6个月,畸形关节功能明显改善,能做一般农活。 2、痰饮水气病方证述要 痰水停滞上焦,主要影响心肺功能,治以宣散,卑肺气通调,水湿布散流通。 水滞中焦,主要阻碍脾胃阳气,致升降失常,治以温化,重点在健脾运,间或温肾阳。 水流下焦,主要影响肾阳蒸化,膀胱开阖失度,治以通阳利水。 痰水停滞上焦 水犯上焦,肺气郁闭,水泛肌肤,身面四肢皆肿,按之凹陷不起,表寒邪轻用甘草麻黄汤; 无汗脉浮紧用小青龙汤; 兼卫阳郁热,烦躁用大青龙汤发表散水; 脉沉者,用麻黄附子汤; 肺胃郁热,口渴脉浮,表无大热,用杏子汤或越婢汤; 四肢肿势较甚,肌肉轻度跳动,用防己茯苓汤; 水饮停蓄胸膈,肺失肃降,咳逆倚息不得卧,有表证者,用小青龙汤;无表证则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水停膈间,阻遏少阳,咳唾引胸胁痛,体壮者用十枣汤; 水滞中焦 水停心下,抑遏心阳,短气,头目眩,胸胁支满,用苓桂术甘汤或用肾气丸; 饮阻胃阳,清气不升,浊阴上冒而头眩,用泽泻汤; 水停胃中,呕而不渴者用小半夏汤,呕而渴饮则用茯苓泽泻汤; 呕吐兼脘痞、心悸、目眩,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水饮偏走肠间,肠鸣有声,腹满,口干舌燥,用己椒苈黄丸前后分消。 水流下焦 表证发汗伤阳,寒水欲动而脐下悸,头眩,吐涎沫或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者用五苓散; 脉浮发热,口渴饮水,小便不利者用猪苓汤; 肾阳不足,水不上承,下寒上燥,小便不利,苦渴,脉沉无热者,用瓜蒌瞿麦丸。 [案例5] 王某,男,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ppt课件.pptx VIP
- 设备操作工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青少年身体健康知识讲座.pptx
- AP化学 2013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3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步步高 HCD007(198)TSD电话 使用说明书.pdf
- 2025-2030年中国医用复合膜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 标准图集-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pdf VIP
- 婚姻登记务与管理.ppt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x
- 项目现场生产与进度管控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