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特大型高炉生产技术点评
国内特大型高炉生产技术点评
刘 琦
最近见到国内15座4000m3~5000m3级特大型高炉中的14座(缺宝钢1#高炉)的2011年上半年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相关生产操作的介绍。本文拟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寻求这些特大型高炉在技术操作上的共性和特性;他们之间的差距;以及特大型高炉与较小容积高炉对原料和操作技术的不同需求,供炼铁同行参考。
1.综合指标
特大型高炉2011年1—6月综合指标
表1
宝钢2# 宝钢3# 宝钢4# 武钢8# 马钢A 马钢B(不含1~2月) 沙钢5800 太钢5# 首钢迁钢3# 京唐1# 京唐2# 鞍鲅鱼圈1# 鞍鲅鱼圈2# 本钢新1# 平均 有效容积(m3) 4706 4350 4747 3800 4000 4000 5800 4350 4000 5500 5500 4038 4038 4747 利用系数(t/m3.d) 2.045 2.498 2.019 2.691 2.215 2.22 2.207 2.495 2.387 1.273 1.987 2.119 2.244 2.341 2.293 焦比(kg) 335 306 318 355 338 322 341 315 327 564 401 372 373 430 344 其中:小焦(kg) 25 18 26 33 36 39 48 10 36 31 40 52 52 71 37 煤比(kg) 154 185 170 177 140 155 161 187 176 34 120 151 158 99 159 燃料比(kg) 489 491 488 532 514 523 502 502 503 598 521 523 531 529 511 休风率(%) 1.895 1.341 1.568 0.92 0.339 0.5 1.281 2.88 0.7 2.711 1.01 0.89 0.801 1.265 1.1 点评:
1-1 14座高炉中除京唐公司的2座5500m3处于炉况失常(1#BF)和不理想状态外(2#BF),其它高炉炉况基本正常,所公布数据基本能代表他们当前水平。
1-2 高炉利用系数多数在2.2~2.5之间,其中>2.4的有三座;2.3~2.4的有2座;2.2~2.3的有4座;以上占总数的75%,2.0~2.2有3座(本节统计未计入京唐2座高炉的数据)。总体水平基本达到了国内2500~3200m3级的水平。这说明国内已完全掌握了4000-5800m3级高炉的设计、建设能力,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术能力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其中几座高炉的利用系数已达到或超过2.5,表明这几座高炉已经具备较高水平的综合能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指标先进的韩国光阳厂5座特大型高炉,2010年平均利用系数2.243t/m3.d,其中4#高炉最高2.55 t/m3.d,我们的水平与之相近。
1-3 特大型高炉明显表现出燃料消耗低的特点。上半年12座高炉平均焦比344kg,较同期重点企业低30kg;燃料比平均510kg,较同期重点企业低45kg。
宝钢的3座高炉,沙钢、太钢、迁钢的高炉燃料比低于或接近500kg,居全国前列。鞍钢、本钢、武钢、马钢(B)5座高炉燃料比高于520kg(523~532kg),虽然比上边几座高炉高10~20kg,却依然较重点企业平均低10~20kg。
1-4 12座特大型高炉平均煤比159kg/t,比重点企业同期高12kg/t。但总的看,与他们风温、富氧以及原料等条件相比,喷煤量不算高。除宝钢3#、太钢5#>185kg,宝钢4#、武钢8#、迁钢3#≥170 kg外,其他高炉均低于160 kg/t(沙钢161 kg/t)。鉴于当前喷煤的巨大经济效益,应该设法提高喷煤量。
1-5 扣除检修的休风率都不高,平均1.10%,其中6座高炉<1.0%。说明国内特大型高炉设备状况良好,维护管理和维护技术能满足高炉高水平运转的需求。
1-6 除本钢、鞍钢、鲅鱼圈和沙钢外,小焦块使用量都不多,根据国外提高小焦率的趋势,应对这项技术给予重视和研究。
2.原燃料状况
精料是高炉正常生产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这些拥有特大型高炉的企业深知精料的重要性,都为特大型高炉配备了较高的原燃料条件。
2-1焦炭、煤粉
特大型高炉上半年焦炭与煤粉情况
表2
宝钢2# 宝钢3# 宝钢4# 武钢8# 马钢A 马钢B 沙钢5800 太钢5# 首钢迁钢3# 京唐1# 京唐2# 鲅鱼圈1# 鲅鱼圈2# 本钢新1# 平均 焦炭 灰分(%) 12.09 12.14 12.12 12.6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