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docVIP

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

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族旅游得到了极大发展。民族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地方民族的文化认同。文章以羌族为例,通过对羌族旅游开发引起的相关文化事项变化的探讨。揭示了在民族旅游这样一个场域中,地方如何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中,如何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在协调现代性与传统性矛盾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本族文化认同强化的。文章试图要证明以下观点,即: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文化认同是中心/现代性与边缘/传统性对抗的产物;文化认同是一个权力与利益多向调控的结果,是外在力量、内在力量二者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民族旅游;羌族;文化复兴;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1-0132-09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旅游带来了人员、信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流动,这使得地方族群文化的边界已经不可能仅仅以地理疆界来加以规约。资讯和人员的流动给人们带来了对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意义系统的了解。在旅游发展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频繁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之间的交往接触引起地方民族对我者和他者的文化判别。“我们是谁?来自何处?到何处去?”成为了地方民族界定自我身份的思量问题,进而形成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认同的实践问题。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是一个不断向外输送血液的古老民族。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羌族从一个遍布华夏大地的人口众多的族群演变成了今天偏居岷江上游一隅的只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虽然受到国家及相关政策的保护,但也仍旧处在不断被周边强大民族同化的危险之中。如果不能使作为羌族文化载体的羌族民众自觉主动地传承本族文化,不能从心理上认同本族文化,那么单凭政府的政治引导,羌族的生存与延续仍然充满危机。那么,要使羌族民众增强对本族文化的自豪感,主动维护本族文化,就需要一种让他们能够认同本族文化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更多的是能够在经济上给他们带来利益,能够体现出传承羌族文化的经济价值。那么这种既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羌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自觉凸现羌族自身文化特色的动力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应该落在“旅游”这两个字上。因为在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在科研机构的调研中,在羌族民众自身经历的比较中,旅游作为羌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延续的一种有效方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深入渗透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地方文化都被纳入到了现代性的巨大语境之中,在中国广大边疆版图上,过去那些相对自足的边远民族村寨,也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洗礼,影响着地方文化的选择性重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旅游代表的是现代性这一极,而少数民族及其代表的社会文化是传统性这一极。旅游通过调动政府、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等力量将现代性的影响推进到少数民族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将少数民族及其社会文化纳入到现代性的进程之中。正如现代性存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一样,作为现代性的旅游也具有爱恨交织的矛盾性,即一方面要配套先进的接待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现代舒适的休闲娱乐享受,另一方面又要突出地方文化的异域性和传统性,为游客提供一种神秘原始的地方风情体验。   羌族作为一个地域性族群,其社会文化在现代性语境中也同样经历着巨大的文化变迁。现代性在不断将羌族文化同化的同时,又反过来促使着它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族群文化复兴,以及伴随着这种复兴所引起的文化认同的强化。正是由于以上的矛盾性,使得旅游开发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在多因素干扰下充满了动态性与复杂性。   汶川5.12地震,使羌族遭受了重大的经济与文化损失,许多羌族旅游文化村寨在这次地震中被摧毁,如汶川县的萝卜寨和龙溪寨。基于龙门山的地质现状,国家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将旅游业放到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与民众致富的重要地位上。   本文以羌族作为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研究个案,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旅游开发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在旅游场域中民族文化认同形成的复杂过程,同时加深各界对旅游开发对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作用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特别是受灾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概念界定      (1)民族旅游   对民族旅游的界定,首先涉及到对“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一个基本分析。虽然“民族”与“族群”都强调在接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化和世系将自己与他人区分,但由于不同学者对文化和世系的理解不同,导致两个术语在内涵上是有所区别的。在西方文献中,“民族”(Nafion)通常表示一种政治实体,多用来指称民族一国家,而族群(Ethnic group)则主要指没有政治性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