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7.1 概论 统计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 定位系统和非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和非定位系统 独立粒子系统和相依粒子系统 独立粒子系统和相依粒子系统 统计系统的分类 统计系统的分类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定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定 7.2 Boltzmann 统计 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定位系统的最概然分布 定位系统最概然分布 简并度(degeneration) 简并度(degeneration) 简并度(degeneration) 有简并度时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有简并度时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有简并度时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有简并度时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有简并度时定位系统的微态数 非定位系统的最概然分布 非定位系统的最概然分布 Boltzmann公式的其它形式 Boltzmann公式的其它形式 熵和亥氏自由能的表达式 熵和亥氏自由能的表达式 熵和亥氏自由能的表达式 熵和亥氏自由能的表达式 熵和亥氏自由能的表达式 7.3 配分函数 7.3 配分函数 7.3 配分函数 配分函数的分离 配分函数的分离 配分函数的分离 配分函数的分离 非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非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非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非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非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定位系统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7.4 各配分函数的计算 原子核配分函数 原子核配分函数 电子配分函数 电子配分函数 平动配分函数 平动配分函数 平动配分函数 平动配分函数 转动配分函数 转动配分函数 转动配分函数 转动配分函数 振动配分函数 振动配分函数 振动配分函数 振动配分函数 振动配分函数 7.5 配分函数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原子核配分函数的贡献 原子核配分函数的贡献 原子核配分函数的贡献 电子配分函数的贡献 电子配分函数的贡献 平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平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平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平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平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平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转动和振动配分函数的贡献 7.6 单原子理想气体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7.6 单原子理想气体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1)Helmholtz自由能A (1)Helmholtz自由能A (2)熵 (3)热力学能 (4)定容热容 (5)化学势 (5)化学势 (5)化学势 (6)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7.7 双原子理想气体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双原子分子的全配分函数 双原子分子的全配分函数 计算氧分子的qe、qr、qt和Sm? 计算氧分子的qe、qr、qt和Sm? 计算氧分子的qe、qr、qt和Sm? 计算氧分子的qe、qr、qt和Sm? 计算氧分子的qe、qr、qt和Sm? 计算氧分子的 计算氧分子的 计算氧分子的 爱因斯坦的生平简介 德国数学物理学家。生于巴伐利亚乌尔姆,在慕尼黑、阿劳和苏黎世综合理工学院求学。1901年霍瑞士国籍,在瑞士专利局任检察员(1902—1905),同时开始发表理论物理学的早期论文。他的狭义相对论(1905)和广义相对论(1916)使他成为世界名望卓著的科学家。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教授。 爱因斯坦的生平简介 爱因斯坦的生平简介 1914—1933年任柏林凯撒威廉姆斯物理研究所所长。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希特勒上台后离开德国,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执教。1934年起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1940年成为美国公民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生致力于用统一场论(1950)将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合并起来的尝试。战后极力主张原子武器的国际管制。卒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费密的生平简介 物理学家,对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中子物理都有重要贡献。在他领导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为原子能的利用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1901年9月29日出生于罗马。1918年进人比萨大学,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继而去德国格丁根大学随M·玻恩工作,后又去荷兰莱顿大学随P·厄任费斯脱工作。1924年回到意大利,在罗马大学任教,1925年到佛罗伦萨大学任讲师。1927年回罗马在帕尼斯佩纳大道的物理研究所工作,并在罗马大学担任第一任理论物理讲座。 费密的生平简介 费密的生平简介 1926年初,他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提出电子应服从的统计规律——费密-狄喇克统计。1927年冬,他根据费密-狄喇克统计原理建立了一个原子结构的模型理论——托马斯-费密模型。1933年
文档评论(0)